芦笙也是苗族喜爱的乐器,只要有苗族的地方,就会有芦笙的声音。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具有历史悠久的苗族芦笙文化,迄今该地的芦笙制作已有300余年。
高坡苗族乡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乡,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处达到1700多米,是少数民族聚集的村寨,苗族约占总人口的七成。据史书记载及苗学研究的发现,高坡苗族是黔中苗族的部分或一支,并且是开发高坡的先民。高坡苗族芦笙制作主要是在高坡苗族乡的批林村,并流传于贵定、龙里、惠水等地苗族村寨。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批林村 姜基海摄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坡苗族乡批林村的苗族人罗廷开,是贵阳市认定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他热爱芦笙制作技术和演奏芦笙,几乎把这一生的时光都献给了苗族芦笙文化。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罗廷开
罗廷开,男,出生于1966年12月,苗族,大专文化程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芦笙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就职于贵阳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文化服务中心,助理馆员。
罗廷开18岁随父亲罗朝贵学习芦笙制作,1989年至今在高坡苗族乡人民政府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熟练掌握芦笙制作技艺。2010年,与父亲罗朝贵完成100余支芦笙制作,此后每年相应完成客人到家预订的芦笙任务。多次被新闻媒体采访,对高坡芦笙制作工艺进行对外宣传,使其知名度不断扩大。
与舞台表现所用的十几管甚至二十几管的芦笙不同,高坡芦笙主要是苗族传统的六管芦笙,分为大中小不同型号。芦笙的制作材料为苦竹(芦笙竹),原来主要产于贵定县巩固乡的杨柳塘,1985年后,他们从杨柳塘将芦笙竹移栽至高坡乡批林等地,成为目前制作芦笙的主要原料。
高坡芦笙成品 温淑琪 摄
高坡芦笙的形状和制作非常有特点,成品芦笙的笙管和笙斗几乎是垂直的,笙斗为方木块,升出笙斗下部的笙管一般都有一拳长。高坡芦笙笙管上的按孔为菱形状,而其他地区的为圆形孔,高坡芦笙孔位与笙斗的距离要比其他地区芦笙的要高些,且笙管上没有任何共鸣器之类的东西,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装彩,仅保留杉木和竹子的本色,在笙斗上还捆扎着用来紧固的桦树皮条。
高坡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第一代传承人是罗廷开的曾祖父罗登富,曾是私塾老师,他有5个儿子,二儿子叫优乐,汉名罗世福。罗世福的大儿子罗朝富跟着罗登富学做芦笙。罗登富的三儿子叫嚓乐,汉名罗世珍,他是罗廷开的祖父。他天生脚不好,于是在家学习苗族银饰制作。他这个技艺比较有名,乡里乡外所有人都知道。他把银饰制作学到手之后,又在五寨、竹林寨学做芦笙。他有五个儿子,他安排大儿子罗朝先跟他学银饰制作,二儿子罗朝贵跟他做芦笙。现在,罗朝贵把芦笙制作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罗廷开。
笙管制作 刘星言摄
目前罗廷开利用农闲和春节期间跟着罗朝贵学习技艺,同时对村里的芦笙爱好者进行传授。他的徒弟一个叫罗廷勇,2017年35岁,已经学了5年。第二个是罗宪文,2017年才30岁,他学了将近3年。还一个就是罗宪标,现在他们都基本掌握了芦笙制作技艺。
每年春节、“四月八”等活动期间,罗廷开均多次组织芦笙参加展演和活动表演,同时不断制作固定展板和移动展板进行宣传,用以提高村民保护和传承苗族芦笙文化的意识。
簧片安装及调音 温淑琪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冲击,现在高坡苗族在家举办娱乐、办喜事等活动,大都运用音响设备,很少有人吹奏芦笙了。村寨中的年轻人大多数跑到沿海一带打工,大都不再学习本民族的芦笙制作技艺。芦笙曲谱长,芦笙音列范围多用纯四度、纯五度双音,在演奏速度较快时,吹奏起来非常困难。由于学习者自身不感兴趣和芦笙难于吹奏等原因,高坡乡现有的芦笙手多是中老年人,青年大多数不会吹芦笙曲,随着这些老年人的辞世,芦笙乐舞有传承断代的危险。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芦笙文化,不仅非常重要,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编辑整理:孟原
参考资料:《守望乡土记忆: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录》,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