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燕查看小枣的生长情况。 永仁县委宣传部供图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工作也有了方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莲池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查利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云燕如是说。
查利么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过去这里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乡亲们想脱贫、盼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
干旱缺水、基础设施薄弱一直制约着查利么村的发展,特别是每年大春生产时,沟路不通、用水调度等问题常常引起纠纷。李云燕召集村党总支委员、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多次分析研究,在全村达成了改善基础设施的共识。
为解决凹泥奔村民小组群众的用水难问题,村委会计划架设一条输水管道。由于沿途村落多,征地占用协调工作非常艰难,李云燕带头挖掉了自家种植了10多年的板栗树让路支持建设,让有抵触情绪和观望的群众改变了看法。“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群众理解不了的,就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做。”李云燕说。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近年来,查利么村新建了人饮供水管道、三面光沟渠、家庭集雨水窖,除险加固了3个小(二)型水库,新修公路37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0公里。路通了,水有了,群众致富有了盼头,产业发展有了条件。
“支部选好路,党员带头干。”这是李云燕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并解决查利么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李云燕带领村“两委”班子想方设法引进、培育村里的特色产业。她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赴外地学习产业发展先进经验,深入分析村情、民情,认真听取群众建议,提出了打造查利么村“三大特色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在李云燕的带领下,村里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加工厂”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小枣、葡萄、油橄榄、蚕桑、彝绣等9个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林果2万多亩,实现产业收入1.12亿元,2020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26元。
“发展彝绣产业,让查利么村妇女找到了出路。”李云燕介绍,查利么村有绣娘1000余人,在彝族群众聚居的秧鱼河小组、凹泥奔新村小组发展了500多名刺绣能手,建设彝族刺绣产业园后,刺绣协会会员人均月增收1000至2000元。
李云燕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合作社里,先后成立了玉米冲小枣产业合作社党支部、秧鱼河彝绣产业合作社党支部等9个产业党支部,并通过“三培养”的方式,把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党支部书记,把2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9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党员,真正做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今年,李云燕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她心里想得更多的还是怎样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村干部的事,喊十句口号,不如做实事一件!”李云燕说。
作者:杨春燕 程艳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