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东北边陲绥芬河迎来了又一个早晨。
在绥芬河公路口岸备勤室,达斡尔族姑娘金敏伊兰熟练地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疫情期间2级防护标准程序,穿戴防护装备。手部消毒后,她戴好头套、N95口罩、内手套,扶了扶近视眼镜,小心翼翼地套上护目镜,穿上防护服,戴上外手套,在同事的帮助下,用透明胶带把袖口与外手套连接处缠死,不留一点缝隙,穿上鞋套,最后戴上面屏。全副武装后的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金敏伊兰正在按程序穿戴防护装备。
金敏伊兰是黑龙江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2队的一名女民警,她在绥芬河公路口岸货检入境通道执勤,任务是对入境的货车司机持有的证件进行查验。
绥芬河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境外疫情输入的重灾区。按照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勤务安排,公路口岸的出境和入境每月轮换一个执勤队。从4月1日开始,执勤2队接手入境岗,金敏伊兰和战友们迎来了惊心动魄的4月。
“4月上旬,是最困难的时候。现在,我们这里就剩下公路口岸货检入境通道开着,入境的车辆不多,比起前段时间旅检的工作量,现在轻松多了。”金敏伊兰说。
4月1日第一次轮勤时,身穿全套2级防护装备的金敏伊兰走进验证台时,紧张的情绪如影随形。虽然和以前的勤务一样,但穿着防护服坐在验证台里面对旅客,她的心里有些恐惧。
“放轻松些,跟平时一样,不紧张就不会出问题。”站在旁边督导台的执勤2队副队长董金海安慰金敏伊兰。
“戴着护目镜检查护照,的确非常不方便。”金敏伊兰说,“我戴着近视眼镜、护目镜和防护面屏,三重防护在密闭的空间中产生了雾气,看什么东西都朦朦胧胧的,还不能用手套直接擦拭,因为外手套是接触过护照的,只能瞪大眼睛一遍遍地看。”
认真地检查完护照,盖好验讫章之后,金敏伊兰都会微笑着说一句:“欢迎回家!”这能让旅客更好地平静下来。一天六七个小时的勤务下来,她总会累得大汗淋漓,但她始终不敢喝水或进食,因为只要喝水、吃饭或上厕所,不仅要浪费一套防护服,而且穿脱防护服都有感染风险。
4月3日,当董金海告诉金敏伊兰,根据刚刚出来的检测报告,在前一天的勤务中,金敏伊兰是全队接触疑似患者最多的人——7个。“当时,我的确想了很多,但后来就不害怕了。因为之后每天接触的感染人数,都超过了前一天。到了最后,大家都认为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金敏伊兰说,她最害怕的,是接到父母和家人打来的电话。
“父母提出的关于疫情和口岸运行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他们听到的任何消息都让他们担心不已。”金敏伊兰说,“姥姥的电话最让我感动。”
金敏伊兰的父亲是边防军人,母亲是教师,从小她由姥姥带大。姥姥从电视上看到绥芬河口岸的现状后,给金敏伊兰打来电话,出乎意料,姥姥说:“保护好自己。”
金敏伊兰是达斡尔族,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她的名字,“金”取自爸爸名字中的一个字,“敏”取自妈妈名字中的一个字,“伊兰”取自达斡尔族的传奇女英雄“傲蕾·一兰”,她名字寓意为:结合父母的智慧,成为女英雄。而在这场抗击境外疫情输入的战斗中,她真正成长为一名“英雄”。
邱小平 文/图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