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农民起义抗清英雄潘新简的塑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梅村的岜碉山上矗立。
2013年2月6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梅村举行“水梅村第一届民族文化保护暨潘新简塑像落成典礼纪念仪式”活动。活动由水梅村自筹举办,参加活动有水梅村村民及附近村民2000多人。
潘新简(1819-1869),小名阿简,1819年生于现在的九阡镇水梅村梅采寨,是水族农民起义抗清的英雄。1854年,34岁的潘新简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在九阡地区树起反清起义大旗,并提出了“不缴粮、不纳税、打倒腐败清朝享太平”的口号,建立了九阡山根据地,号称辅德王。在太平军别遣队余诚义、黄金亮以及都匀柳天成,都江罗光明,张秀眉义军部将高禾、九松等各路义军的积极配合下,他们支持太平军战斗十多年,有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参加起义,义军发展到4万余人,转战于黔桂边区,先后攻打荔波县城17次,攻破荔波县城6次,打死荔波守备更玉麟,千总王代龙等。他们南下思恩(广西环江),北上都匀、独山,联合义军攻打独山、都江、古州、八寨、嘛哈、南丹、思恩等府、州、厅、县城8座,杀死知县以上反动官吏数十名,击毙总兵、副将、游击、守备、千总等武官近百名,消灭兵勇数以千计。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因叛徒出卖,潘新简被俘,于广西桂林英勇就义。潘新简牺牲后,其余部还坚持战斗长达3年之久。1872年起义最终失败。潘新简领导的这场农民大起义,前后达18年之久,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斗争时间最长的农民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唯一的少数民族(水族)代表邓恩铭曾为潘新简赋诗:“潘王新简应该称,水有源头树有根。只为清廷政腐败,英雄起义救民生。”
水族农民起义抗清的英雄潘新简,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854年在九阡镇水梅村树起反清起义大旗,首先得到当地人民大众的拥护,这次农民革命运动成为贵州历史上“咸同各族人民大起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九阡水族起义遗址”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水梅村立碑。
据悉,“水梅村第一届民族文化保护暨潘新简塑像落成典礼纪念仪式”从2008年底以来,就有九阡镇水梅村在外大学就读、工作者及本村有志之士自发筹办,并有该村大学生及热心学者策划活动开展。水梅村岜碉山营盘中潘新简塑像建设得到了水梅村两委等及水梅村全体村民大力支持下,此次活动井然有序。
潘新简是近代农民起义英雄,他一生追求“享太平”的思想在今天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水族人民大众,他的塑像将永供后人瞻仰。
资料来源: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