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婼玛的十七岁》海报。
影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海报。
影片《云上太阳》海报。
影片《夜莺》海报。
4月15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将正式拉开帷幕。以电影为媒介,搭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是北京市民委的一个创举。
2009年,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时,北京市民委组织了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进学校、进社区展映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交流民族文化,收到较好效果。2010年,北京民族电影展正式创立,当年集中120部优秀民族题材影片举办了“中国民族电影回顾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创办,将北京民族电影展吸纳为特色单元。由此,北京民族电影展走上了稳健成长之路,逐步成为扶助民族电影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民族工作中诠释着“大于电影的电影”的重大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尽显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借助电影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失为一种接地气、有味道、留余香的好方法。可能观众做不到行万里路、看万卷书,但可以通过一部优秀电影,借由主创独到的视角和演员的诠释,增进对不曾涉足的民族地区和少有接触的少数民族同胞的认识与了解,看到善与美的诗和远方。《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农奴》等传世经典电影,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陶醉、感染了几代人。
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各种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一部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样能够突出重围、占领高地,征服观众、裨益社会。章家瑞导演的哈尼族题材影片《婼玛的十七岁》大获成功之后,同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同胞趁势而上,拍摄了《花腰新娘》。不难看出,我国各民族都希望能够通过电影这种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展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向好向上的价值追求。
在2011年的“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上,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就感慨地说:“我们的少数民族电影作品很少,不能满足我们56个民族相互了解的需求。”他以新疆为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3个世居民族,许多人只了解几个民族,而且“对其文化及生存状态了解得很少”。所以,他认为,“北京民族电影展给我们各民族导演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对民族电影、民族艺术家的关心”,它鼓励着少数民族电影人“坚持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发展民族电影,哪怕是从“小众的清新”做起,只要作品经得起观众和时间的检验,也是值得做的事情。用故事片反映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表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感人情怀,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用纪录片展示异域风光、民族风俗,朴素而直观地表现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对于各民族积极主动地推介本民族优秀文化、本区域旅游项目都大有裨益,特别是对于增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很有意义;用动画片解读本民族历史,把本民族传奇浪漫的英雄史诗和神话传说用电影的形式保存下来、传播出去,能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多重效果;用哲理片体现各民族的道德渊源和精神追求,对于达成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沟通,昭示各民族的文化张力,都不无益处。
北京民族电影展的创办,使民族文化多了一种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交往交流交融途径。随着少数民族电影文化沙龙、高端论坛、优秀剧本遴选、优秀影片展播、旅游文化推介等配套活动的逐届深化拓展,一批优秀民族电影破茧成蝶,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得到推广,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民族电影、关心民族工作。
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众多石榴花中,北京民族电影展只是其中的一朵,这朵小花还需要继续扶植和精心呵护,才能越开越艳,才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本文图片由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