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传媒 > 民族传媒概述  > 详细页面

民族文化建设须强化大数据应用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汤法远 2019年01月10日 阅读量: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深刻改变,而这种影响在本身属于大数据生产行业的民族文化领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数化万物·智在融合”的大数据时代,要想有效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深化大数据理念,强化大数据思维,提升大数据职能,着重从民族文化建设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开发利用、宣介传播等方面着手,强化大数据应用,推动民族文化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

  强化大数据应用,完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新模式

  传承保护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逐渐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各种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数字博物馆、展览馆、数据库、资源库不断涌现,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我国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模式尚不完善,最明显的问题是数字化覆盖范围有限,很多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尚未展开,一些民族文化资源难以实现数字化,而已经实现的数字化往往又因为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只能停留在“形似”层面,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使得数字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本真性体现不足。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从广度和深度上突破这些不足带来了曙光。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大数据不仅能够空前地拓展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广度,而且还能够使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更加深入彻底,充分挖掘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等民族文化的精髓,使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走出“形似而神异”的困境。因此,在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过程中,必须强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大民族文化大数据的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提升民族文化资源的采集、存取、挖掘、管理和可视化水平,以实现民族文化的永久性保存和精准化传承。

  强化大数据应用,实现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新突破

  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与时俱进地推进创新,民族文化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大数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意义。一方面,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语义引擎和数据质量管理等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能够使我们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形式多样的数据进行关联性、规律性和预测性分析,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演变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确保民族文化的实践与创新更有洞察力、应对力、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数据在民族文化领域的应用过程,其实是大数据与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过程,必然会催生出民族文化的新形态、新内容、新价值和新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自发式发展。正因为如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使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必须凸显“用数据引领创新,用数据驱动发展”的思路,将大数据应用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健全大数据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机制,完善大数据导向的民族文化创新体系,以便于充分释放大数据对民族文化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新陈代谢机能和革故鼎新其内在动力,从而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强化大数据应用,开创民族文化开发利用新局面

  作为一种价值含量极高的资源,民族文化经过有效的开发利用,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大数据可以大有作为。一方面,大数据技术通过深化对各种用户数据、运营服务数据以及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能够准确定位和识别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及消费趋势,完善民族文化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征信机制,提升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和释放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利于突破数字化民族文化资源开放共享的技术瓶颈,推进民族文化数据信息的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共享连接,提高民族文化数据信息的共享管理和社会利用水平,使民族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正基于此,在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将强化大数据应用作为重要抓手,并着重从两个方面开创新的局面:一是运用大数据对民族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改造,加快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健全民族文化大数据产业体系,优化民族文化产业的产品链和价值链;二是秉持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原则,建立健全消费者、企业、社会、政府之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机制,加快形成民族文化大数据建设的“共生生态”。

  强化大数据应用,打造民族文化宣介传播新高地

  宣介传播是提升民族文化知晓度和影响力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及开发利用水平,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之一。而在民族文化的宣介传播过程中,大数据不仅有利于促进宣介传播中主体、渠道、媒介及受众资源的多维度整合,而且还能够重塑宣介传播过程,创新宣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宣介传播效果质的跃升。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善用大数据打造宣介传播的新高地。而要达此目的,必须着力突破以下方面的紧要工作:一是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资源的网络化水平,增强民族文化数据信息的可获得性;二是要凸显民族文化大数据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继续推进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同时,强化用户数据、运营服务数据以及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以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定向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健全数据传播监管平台,强化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实现民族文化数据信息的安全传播;四是要多渠道开展公众传播教育,增强公众的科学传播意识,加大不良数据信息治理力度,营造健康清新的民族文化大数据传播环境。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民族地区普惠政策实施中的族际差异问题研究(17CZZ009)”和贵州省“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专项招标课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实施路径研究(18GZZB18)”阶段成果】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