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社出版的《大学汉语·听说》。
上世纪90年代,新疆的教师曾经呼吁,专家学者应按不同层次的需要,编写出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的系列教材,尽快研发一套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具有新疆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的汉语教材。
这个重任,最终落在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肩上。
2004年,北语社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开发少数民族汉语教材成为北语社的发展主线之一,开发出版《大学汉语》正式被纳入发展规划并提上日程。
“这是一套意义重大的教材,它不仅是落实北语社‘汉语促西部发展计划’的重要措施,更是推动西部教育发展的义举。北语社把《大学汉语》作为一个重大的出版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优秀的编写队伍,创新研发模式,目的就是要为少数民族学生量身打造汉语教材。” 北语社社长戚德祥说。
在戚社长的主持下,《大学汉语》选题正式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启动,项目组对选题进行了精心策划,开始进入了组织编写教材的实质性阶段。
为了编好这套教材,北京语言大学的教师和新疆多所高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了优秀的作者队伍,由北京语言大学著名对外汉语教育专家、汉语教材编写专家刘珣教授担任《大学汉语》总主编。
以主编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等教材而闻名海内外的刘珣教授不仅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还曾负责出了我国第一套汉语水平考试试题,他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辛勤耕耘了40多年。
刘珣教授对这套教材有自己的构想:“我以前主编过不少对外汉语教材,也很想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儿力量。从前的教材都是一所学校的一个或者几个作者联合编写,但这套教材面向的是全新疆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因此必须要采取‘两地合作、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2005年底,《大学汉语》系列教材申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批准。
项目组从一开始就达成共识:一定要把这套教材打造成精品教材。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汉语骨干教师也以极大的热情纷纷参与到《大学汉语》的编写工作中来。
教材编写,语料的选取是关键。语料内容既要丰富,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题材和体裁还需多样化,充分反映时代特征与面貌,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教材的语言也应当规范流畅,适合语言教学,突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为此教材编委会发动两地的成员,首先进行语料的搜集工作。
“我们从数百篇文章中仔细筛选出既兼顾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特点,又贴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篇章语料,力求做到篇篇都是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刘珣说。
2007年10月,凝聚着北京语言大学和新疆各高校作者大量心血的《大学汉语》第一册终于问世了。
据记者了解,该书计划出4册,预计今年将全部出齐。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