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汉语意为“土花铺盖”或“土家铺盖”,分开来说,“西兰”为“铺盖”之意,“卡普”为“花”之意。它是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编织而成的手工织锦。
编织“西兰卡普”。(资料图)
2009年5月,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秦至西汉,土家先民的纺织业逐渐发展,所织的“布”已成为纳贡之名品。到元明清时期,“西兰卡普”已被称为“土锦”“花布”,并大量用于服饰,《大明一统志》载:“土民喜服五色斑衣”;清同治本《来凤县志》也有关于“西兰卡普”的记载:“……染各色棉纱为经纬,斑然可爱”。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用的是一种极为简单而又原始的手工机具矩织机。织时脚踏提综,经线开口,用牛骨针在经线上挑花,并按图案所需填入彩色纬线。另以引纬和打线的纬刀将纬线打紧,连挑带织。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传统图案造型构图精巧,结构严谨,题材丰富,有植物花卉、动物形态、生活物品、文字类和民族风情等200多个。整个图案既有生活情趣,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编织用色十分讲究,多以红、黑、深蓝为底色,花纹常用黄、绿、紫、灰、白等色搭配。民间曾流传这样一首三字经式的歌诀:“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光芒。”主体花纹色彩对比性强烈,中间搭配色彩浅淡以烘托主题,使其层次鲜明,彩而不繁。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几何图形的构图和对称的运用,以及五彩缤纷、艳丽大方的色彩使用,不仅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还深深地寄托了世世代代的土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
(文、图均来自《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资料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