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舞蹈  > 详细页面

蒙古族民间舞蹈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1月15日 阅读量:

  蒙古民族向来能歌善舞。蒙古族舞蹈以节奏鲜明、热情豪爽为主要特点。蒙古族女性舞蹈多节奏明快,舞步轻巧,以抖肩、翻腕等动作最为显明,表现出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和超强的内在平衡性能;男性舞蹈则奔放刚劲,展现着马背民族的勃勃英姿和郎朗雄风。蒙古民族民间舞主要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萨吾尔登舞、蒙古萨满舞、查玛舞、摔跤舞(鹰舞)、灰鹤舞、挤奶舞、剪羊毛舞、捣茶舞、马步舞和蒙古鼓舞等。

安代舞

  源于蒙古民间原始萨满教传统,具有以歌带舞的集体舞特性。安代意为“抬起头来”或“欠起身来”。安代舞主要流传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和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

  安代舞具有强烈的自娱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富于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限制。只要依其音乐的节奏甩巾踏步,与领唱歌手相应即可。安代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有即兴色彩。

  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安代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发情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不拘一格。

  关于安代舞的确切来源,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古代“踏歌顿足”“绕树而舞”的集体歌舞演变和发展而成。安代舞可以分为传统安代舞和现代安代舞两种形式。传统安代舞是与萨满教的治病相关的宗教行为,整个仪式以歌舞为载体、以医病救人为目的,具有祈求神灵保护、驱魔消灾的文化含义。传统的安代仪式由“博”(科尔沁萨满的称谓)主持,整个仪式由准备、发起、高潮、收场等仪轨程序组成。仪式举行之前,在安代舞的场地中央立一断轴车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在博的指挥下,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其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安代舞音乐的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有即兴性色彩。现代安代舞是指民间集体性的歌舞形式,已从传统安代舞治病实用功能中脱离出来,具有了娱乐性和审美功能。

  安代舞的表演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其中“踏”是安代舞的精髓,舞者手执手帕或头巾边唱边跳。其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安代舞的音乐,曲式结构短小、节拍规整、节奏清楚而强烈、富有感染力。多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或齐唱的形式。速度一般都是由慢逐渐变快,最后在快速的高潮中结束。安代舞的音乐多数为科尔沁风格的民歌,固定曲牌有50多首,代表性的曲目如《序曲》《李进财》《本波莱》《载古尔乃古尔》等。

  安代舞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民族传统舞蹈的一般性功能,更具有独特的现代社会所需的功能和价值。2006年,安代歌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那仁满都拉被指定为传承艺人,安代舞发源地库伦旗被誉为“安代舞之乡”。

盅碗舞

  盅碗舞源自从元代承传下来的蒙古民族民间舞蹈——鄂尔多斯的《酒盅舞》与杜尔伯特部落的《顶碗舞》之结合形式,由蒙古族舞蹈艺术家斯琴塔日哈融合创编而基本成型。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舞蹈家们先后用这一舞蹈形式进行创作改编,使许多盅碗舞精品呈现在现代民族舞蹈殿堂之上。

  盅碗舞融合了柔术、平衡技巧和顶碗等技艺,简洁夸张的舞蹈语言、变换巧妙的舞台调度、恢弘大气的音乐,塑造出蒙古族女性端庄自信的风采。

  舞者往往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越能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盅碗舞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蒙古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已占居重要地位。

  从民间到舞台,盅碗舞突出传统舞种的形式美,力图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挖掘到极致。创作中在展示传统顶碗技术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当代建构的蒙古族新舞蹈动态语汇,特别是上身与手臂的动作,基本上都被运用到了极限,例如舞蹈中大部分动作都是由揉臂、挥手、硬腕等手臂动作组成,同时强调肩、胸、肋等上身动作的表现力。

  关于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流行于鄂尔多斯草原的盅碗舞,最初由男子表演,后转化为女子舞蹈。传说起源于古代打仗时获胜利的人们在庆典宴会,拍掌击节,击酒盅助兴。演变至今,发展成为手持酒盅、头顶彩色碗而舞之。

  表演者一手持两个酒盅叠在一起,大拇指肚托下边的盅底,中指按住上一个盅的里边,食指和无名指的内侧夹住上一个盅的外侧缘,两个酒盅击打时,用上边的盅嗑打下边的盅,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随着盅碗银铃般的响声,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前进后退或绕圈行走。盅碗舞的特点是肩部及手腕动作较多。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骑马、套马、剪羊毛、挤奶、摔跤等生活内容,所以动作大多以动肩动腕为主要动律,所以形成盅碗舞的动作多以上半身律动为主要表现形式。

  盅碗舞肩部动作及手腕动作较丰富,其动律涵盖了笑肩、怂肩、绕腕、硬腕等风格特点。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筷子舞

  筷子舞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因舞者手执筷子敲击歌舞而得名。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的鄂托克旗、乌审旗一带。表演者右手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灵活翻绕,敲打声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当舞者的感情达到高潮时,就情不自禁地离开座位,舞到较为宽敞的位置,放大动作幅度,显示出矫健的舞姿。慢舞时沉稳、深沉;快舞则是飘洒矫健。鲜明的节奏和欢快的幽默感,伴随着悦耳的歌声和敲击声,欢乐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摇晃着身体,悠然自得地用筷子敲击自己的身体起舞,通宵达旦,尽欢而散。在表演形式上,如今,也由原来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双人舞、男女群舞、广场性集体舞,并成为经常上演的民族舞蹈精品。

  筷子舞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味,采用了绕圆与扭倾的韵律,这种多韵味的集中、统一、协调、连贯的使用,让筷子舞表现得栩栩如生。

  筷子舞多在喜庆的宴会上表演,通过由一个男子表演,来促使整个宴会热闹欢快。表演筷子舞时,表演者的双手分别拿着一束筷子,随着宴会上人们的歌声与各种乐器的击打声翩翩起舞,表演者通过随着身体的扭动和腿部的屈伸,在坐、立、跪等不同姿态中,用筷子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臂、背、肩膀、腿、腰和脚等,并且还有击打地面的动作。一边打一边舞,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其动作敏捷、干净利落和节奏感强是整个筷子舞的最鲜明的风格特点。

  筷子舞蹈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在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在胸前击打筷子,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有点地步和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动。慢板筷子舞蹈稳重深沉,快板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使场面轻松热烈起来。

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流传于内蒙古阿拉善、新疆等蒙古族聚集地区的一种乐舞,是蒙古族最为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该舞蹈表演时因为用托布秀尔乐器伴奏,所以也称为“托布秀尔乐舞”。萨吾尔登舞时至今日流传在卫拉特蒙古人中间,在大型娱乐活动或各种节日,婚礼等喜庆日子,人们都要欢快地跳起萨吾尔登舞蹈。它不仅是卫拉特人的一种娱乐消遣形式,更是体现了该地区独有的文化传统。

  关于“萨吾尔登”一词的解释众说不一,大致有两种说法:一为,“萨吾尔登”一词中的“萨吾尔”是指人和动物的前肢,后面的“登”为象声词,表现了在“登登”作响的节奏下人手像鹰等动物一样摆动和起舞。而另一种解释为“萨吾尔登”是由蒙古语“萨吾那”而来,意为马的头上下不停地弹动,后面的“登登”表示了伴奏乐器托布秀尔的响声。萨吾尔登舞蹈来源于卫拉特人的劳动生活,其表演随意性强,强调群体性。萨吾尔登舞蹈的种类繁多,依据内容和动作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几种:“爱来德比里格萨吾尔登”,意为鹤鹰萨吾尔登;“热哈尔萨吾尔登”,指走马萨吾尔登;“乌孙乃多里赶萨吾尔登”,指模仿水浪的萨吾尔登;“乌热里动古萨吾尔登”,指模仿解绳的萨吾尔登;“刀格楞萨吾尔登”,指模仿马被羁绊的萨吾尔登;“乌如克特可萨吾尔登”,是指山羊萨吾尔登;“拖步肯萨吾尔登”,是指慢萨吾尔登;“胡尔登萨吾尔登”,是指快速跳动的萨吾尔登;“哈努村萨吾尔登”,是指抖动袖子而跳的萨吾尔登;“好日买萨吾尔登”,是指摆动衣襟而跳的萨吾尔登;“沙娃萨吾尔”,是指弹羊毛萨吾尔登;“杜尔冬萨吾尔登”。是指绸巾似细腻的萨吾尔登等。这些舞蹈既有模仿动物的,也有模仿劳作的,也有表现日常生活内容的。

  萨吾尔登舞蹈是乐与舞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表演时由弹拨乐器“托布秀尔”为此伴奏。其实萨吾尔登舞蹈的动作和速度取决于托布秀尔的伴奏音乐,起兴性很强,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托布秀尔艺人的情绪。萨吾尔登舞蹈的音乐曲调共有十二种,既有模仿快速奔跑的马蹄声的节奏型,也有表现缓慢行走的骆驼的节奏型。音乐节拍多为2/4,4/4,曲调结构短小精悍,以五声音阶为主,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音乐风格。表演萨吾尔登舞蹈,通常有一人弹起托布秀尔,这时围坐成一圈的人们伴着乐曲拍手歌唱,随着乐曲的渐入高潮人们开始上场起舞。先有一人或两个人起来跳舞,并通过招收的动作邀请身旁的人一起跳舞,依次人们陆续上场跳舞,女生的舞蹈优美,男生的舞蹈矫健有力。萨吾尔登的舞蹈动作部位主要以肩部,腕部的弹动为主,其即兴性表演为主要特点。

  如今,萨吾尔登舞蹈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个文化品牌,该地区每年都举办萨吾尔登舞蹈艺术节,当地文艺工作者先后创编了以萨吾尔登为主要形式的系列舞蹈,并搬上了舞台。萨吾尔登舞蹈以朴素自然的姿态表现了卫拉特蒙古人崇尚自由和谐的精神实质。2011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申报的萨吾尔登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萨满舞

  由蒙古族萨满巫师表演。使用圆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响。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点节奏而舞。萨满歌舞将音乐、舞蹈、诗歌、魔术、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熔于一炉,包括迎神歌舞、娱神歌舞、精灵舞蹈(亦称图腾舞蹈)三个主要部分。其结构为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慢板。祭祀歌曲、巫术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主,舞蹈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最后,主祭巫师歌唱《送神曲》,萨满歌舞即进入尾声。

查玛

  “查玛”为蒙古语,是藏语“羌姆”的音译,专业术语称为“金刚驱魔法舞”。查玛是藏传佛教乐舞,具有深刻的教义寓意。蒙古地区流传的查玛舞来源于藏传佛教羌姆乐舞。它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密乘宗教舞蹈。查玛乐舞通过穿戴藏传佛教中神灵和鬼怪的面具和衣物、手持法器,在法器的伴奏下饰者作出富含藏传佛教内涵的动作,以示驱魔逐祟、祈求吉祥。

  查玛乐舞从整体上看应包括内查玛、外查玛、索日扎拉火(也称送祟)三个部分组成。“内查玛”中的“内”是指寺院的殿堂内进行的乐舞表演,一般为1至4人。“外查玛”中的“外”是指殿堂之外,也称“呼日耶查玛”(广场查玛),表演的人数较多,规模最大。“索日扎喇火”中“索日”是象征魔鬼的面俑,“扎喇火”是迎请的意思,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是焚烧“魔鬼”,以此来象征破除所有魔障的意思。其中外查玛不仅规模最大,有严格的表演程序、角色、内容和象征涵义。代表性角色有:绿度母、阿萨日(也称螺神)、骷髅(蒙语称郝布海)、阎罗法王(也称护法神)、蝶神(也称尸陀林神)、鹿神、白老翁等。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四人舞等。主神的表演多采用独舞形式,节奏徐缓、动作缓慢且典雅。双人舞与四人舞的舞蹈动作较欢快跳跃,多有激烈的搏斗或跑动场面出现。

  查玛舞中的伴奏乐非常重要,所运用的乐器种类也相当丰富。从演奏方法分为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吹奏乐器中有旋律性的演奏乐器如管子,唢呐(也称毕西古尔),笙,笛子,也有为了烘托气氛的单音乐器,如芒号,海螺,牛角号等。打击乐器有钹,铙(也称森年)、手柄鼓,立鼓、云锣等等。

  内蒙古地区的查玛乐舞已与藏族地区的“羌姆”明显不同。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积极地吸收和融合了蒙古族传统音乐舞蹈和萨满教神舞的因素后形成了蒙古化的查玛乐舞。因此,内蒙古地区的查玛具有复合型和多元性特点。2008年,查玛乐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

  2.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3.杨敏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道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