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娱乐形式多样,乐器有羌笛、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
羌笛是一种吹管乐器,历史悠久。羌笛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据史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一世纪由京房加一高音按孔,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唐代亦有“羌笛何须怨杨柳”的名句。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羌笛在羌语中称为“其篥”“士布里”或是“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竖吹乐器。它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管身竹制或骨制,由发音簧哨和方筒形管体组成。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管上设五个或六个按孔。演奏时,双手持笛,将簧哨含入口内,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吹奏,指法与笛相同。制作羌笛一般选用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羌笛(刘军摄)
口弦是羌族妇女所喜爱的小型乐器,多自制,青年男女恋爱时,男青年做一口弦送女方以示信托。妇女也能自制。制做口弦的主要材料为竹,须选竹青较厚、弹性较强之竹片剖削。其外形似脚踏风琴的发音簧片,长度仅及簧片的三分之二。两端系有麻线,奏时扯动麻线竹簧即发音响,其音袅袅,余音不绝,但音域狭窄,不足一个八度。其音的改变,全凭演奏者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气流的强弱而定。
羌族羊皮鼓是打击乐器,又名“羌铃鼓”,羌语称“切欧兀”“切热别日木”。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鼓面的铃鼓,直径大约30—40厘米。鼓边宽约15厘米,鼓柄置于正中,抓柄的长度与鼓面的直径相同,左手从背面握柄。另一种是扇子形状的铃鼓,鼓框和鼓柄为铁制,抓柄端有一装饰环圈,圈内串以数个铜钱。两种形制鼓面均蒙羊皮,各鼓音高低不一,鼓锤为竹制,敲击的一端略微呈弓形。羊皮鼓的打法和鼓点的节奏变化丰富。目前,搜集到的有硬三鞭、软三鞭、野鸡扑、偷点子、牛擦痒等十多种。这些鼓点穿插在每个唱段与舞蹈衔接变化中,使表演者在统一的步伐、统一的动作中,调节了节奏气氛。由于表演具有即兴式特点,表演者的技术娴熟程度和思想情绪变化将直接影响技巧的发挥。羊皮鼓突出鼓的表演,气氛热烈欢快,动作粗犷质朴,如“禳星辰”动作,就是在鼓点、唱腔、动作的有机结合中,表现出凛冽的气势。羊皮鼓在表演中,不仅给舞蹈提供了节奏,丰富了气氛,而且鼓点的击打更形成和衍化出许多独特的舞蹈语汇。
羊皮鼓(刘军摄)
参考资料: 张曦,黄成龙.中国羌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