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礼是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是一个人脱离孩童时代,进入成年时代的重要标志。贵州各民族的成人礼仪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苗族:岜沙剃头
贵州从江岜沙苗寨的男性村民一旦年过十五,必须在秋末或是冬初举行“成人礼”。届时行礼者身着土布新装,用镰刀剃好头发,准备好酒、肉、鱼等祭品举行祭祀仪式。礼毕,即意味着该男子已经成人。
苗族:进芦笙场
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成年礼俗。按照当地的习俗,少女一旦进入芦笙场,就有权参加择偶活动。进芦笙场实际上是其成人的当众宣布。当地的少女长到十五六岁时,母亲便会在节日里将她精心装扮一番,把她送进载歌载舞的芦笙场。
侗族:“过塘移”
“过塘移”(侗语:滚烂泥田的意思)。侗族小孩,在5岁、10岁、15岁时,要按照俗定的独特方式度过3次生日。5岁生日,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从田的这边滚到那边,由父亲扶上田埂。10岁时,父亲领去滚同一块田,祖父扶他上埂。15岁时,由祖父带去,让他滚过烂泥田后自己走上田埂。按照侗族“男子十五成丁”的俗语,男子完成最后一次滚田即标志其已成年,这是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
装束变化显年轻
贵州各民族青年,由童年期进入青春期时,头饰或衣饰会有一些变化,意味着其已成年,可以谈婚论嫁。贵州从江岜沙苗寨的姑娘到谈婚论嫁年龄时则将头发梳理成十分漂亮的发髻,并插上木梳;黄平县谷陇地区苗族少女成年未婚标志是平时戴漂亮的圆形挑花帽,盛装时戴银帽。
编辑整理:许觊佳
资料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