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风味食品独特,追求原汁原味,这在烤豌豆粉、臭豆腐、平坝凹锅中均有体现,或嫩、或软、或脆,味道独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云南文山市平坝镇党委书记雷涛对我们到来说的第一句话。
平坝凹锅更具特色
烤出来宾金黄色的豆腐
平坝镇距离文山只有32公里的路程,开车只需1个钟头。6月4日,我们慕名来到平坝街,在副镇长曾付卫的引领下,我们对平坝街的特色小吃,臭豆腐、豌豆粉、荞酥、平坝凹锅等特色小吃进行了探访。
平坝街的老街道十分宽敞,这是我们见过的州内乡镇较为宽的一条街道。但可惜的是,原来的石板路面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面,但两侧的民居仍是旧时的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古朴。据平坝镇副镇长曾付卫说,他们将按原貌修缮民居,修旧如旧。记者行走在街上,发现各种风味小吃店就开在这些古老建筑之中。
古镇平坝一角
当天上午,在拍摄好平坝古镇之后,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位于老街的马晓忠家,他家的房子虽然街面不宽,但是进深有30多米,全都堆放着加工用的工具,记者发现,慕名而来品尝小吃的人不少,还有些则是打包带走,主人正在忙着煎豌豆粉和臭豆腐,他家平均每天要各加工60斤左右的豌豆和50斤左右黄豆,到了冬腊月间,就要做得更多了。没有请小工,全靠夫妻两二及小女下班后来帮帮忙,打打下手。马晓忠说,制作过程非常辛苦,天不亮就开始,再加上做臭豆腐,基本一天中很少有闲着的。
马晓忠在过滤磨好的豆浆
马晓忠亲自上阵烤
此行没能看到制作豌豆粉,马晓忠说,制作豌豆粉的时间是在每天凌晨三点就得开始,要用挑选后的上好豌豆,用平坝龙口的泉水浸泡,再用机器磨细,然后倒进网孔较密的滤帕里过滤。记者了解到,用这种不含纤尘渣滓的豆浆做成的豌豆粉鲜嫩极了,表皮要用刀子才能划开,但里面却是细嫩似乳,但却有筋骨,将切成块状的豌豆粉置于锅里,用文火慢慢煎黄,不亚于对煎臭豆腐那样的钟情。
平坝的小吃,每一处都是风景。到天气炎热时,豌豆粉摊,煎了吃,还要凉拌着吃,吃到仅剩汤汁时,加上一点冷饭、拌匀而食,又是一番风味。
臭豆腐是平坝街的特产,一直享誉滇东南。特别是在文山更是家喻户晓。它火柴盒般大小,表皮长满一层白白的绒毛。若是蒸吃,先拣几块铺在碗底,再撒撮盐巴,放点食油,加些姜丝,放进蒸锅蒸熟。吃前用筷子搅和拌匀,看上去雪白,细嫩,宛若刚出笼的银糕玉乳,散发出诱人的馨香。若用油煎,先将菜油舀进锅里,待锅热时,立即放进臭豆腐。随着“嗤”的一声,香味立时扑鼻而来,再用小火耐心地将两面煎黄,薄薄的黄皮内含着一包乳浆。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
马晓忠告诉记者,制加工豌豆粉、臭豆腐,传到他这里已经第四代了,都是祖上传来的技术了,制作方法原始。
记者看到,主人开始磨豆子了,将泡好的豆子倒入机器内,一勺一勺的盛。并一边磨一边和我们交谈,现在省事多了,以前都是推磨子的,而且制作工艺也十分讲究。
将榨好的豆腐划成小块
平坝凹锅更具特色,食材十分丰富,为了拍摄平坝凹锅小吃,我们一行来到当地人宗发英家开的勤发饭店,并被安排在二楼的里间。屋内正中支着一口平底铜锅,下面是烧着炭火的炉子。火很旺,不一会平底锅里的油便嗞嗞作响,主人把煎得黄黄的臭豆腐、豌豆粉等放到锅里,锅的中间加上一些蔬菜、小个西红柿,色彩非常漂亮,周围都放着一碗碗用喷香的辣椒面拌有湿蘸水和干蘸水。
走一程,游一程,吃一程,“吃”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进而形成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特定风格的地方小吃,反映出了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特色。品尝具有地方浓郁风味的特色小吃,对于行走旅途的人来说,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幸福。从富宁、广南到丘北再到文山市的平坝,同样都是地方特色小吃遍街的集镇,却让人有不一样的体验。
曾付卫认为,地方特色小吃,本地人吃的是食品,外地人吃的是文化。打造一条专门的小吃特色街,还必须将古镇的文化、民俗和商业统一联合起来。
淡淡的烟味,夹杂着平坝古镇特色小吃的香味,让我们一行直咽口水。当天,除了探访平坝古镇建筑外,还大饱口福和眼福,品尝了当地不少的小吃,不亦乐乎。
资料来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