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服饰 > 民族服饰概述  > 详细页面

多姿多彩苗族服

来源:惠水县人民政府网 2023年03月08日 阅读量:

  贵州惠水苗族,是惠水县的主体民族之一。据 1994 年底统计,惠水共有苗族人口 78757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21.05% ,仅次于县境内的汉族和布依族人口。

  由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的差别,惠水苗族内部可分为摆金苗族支系、鸭寨苗族支系、大坝苗族支系、摆榜苗族支系、长田苗族支系、岗度苗族支系,董上苗族支系。

  人类社会服饰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原始期、手工业和现代工业期。而惠水苗族服饰,除了斗底苗族支系和岗度苗族支系尚有手工业期初期的一些残存(如斗底苗族支系妇女以麻织布为裙、岗度苗族支系以麻织布为后围腰)外其他苗族支系的服饰,绝大多数都已进入手工业期的中期(服饰面料质地精细,男女均为左右交领衣,男子为衣裤装,女子为衣裙装,均以布为扣。蓝靛更加深沉,并有简单的蜡染、挑花和刺绣工艺作装饰)和晚期(面料日趋考究,并能织出本色或彩色花纹,有的还以绸缎作衣料。男装有大襟、对襟、长衫和马褂等式样。女装仍以衣衣裙为主,加工装饰更加精细和艳丽。银饰大量运用,使民族盛装更加华贵)。只有少数居住在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苗族男女青年,与外界交往增多,服饰演变迅速,由繁到简,开始步入现代工业期,男装汉化,女装易裙为裤,易一般裤为健美裤,丝袜革履。

  一、男 服 饰

  惠水县八个苗族支系男子服饰比较统一,没有明显的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一般是头戴青色头帕,上身着青、蓝布长衫,下身穿青、蓝裤子,腰缠青色布腰带,脚穿草鞋(冬天穿布底鞋或钉子鞋)。讲究一点的男子,除穿长衫外,还在外面套上绸缎马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服饰有了变化,除了少数老年人穿长衫外,平常所有苗族支系男子都改穿对襟短衣,颜色仍以青、蓝色为主。裤子多数以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制作,裤腰以5寸白布接缝,拴以布裤带,与布依族男子的裤子没有什么区别。脚普遍穿胶或球鞋。但是,不论哪一个苗族支系,男子的寿衣均为长衫,而且多为绸缎长衫,并配上马褂。

  二、女 服 饰

  惠水县八个苗族支系服饰差别很大,其长度、颜色、花饰、银饰等都不相同。就长度而言,摆金、摆榜、大坝、斗底4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大体相当,一般裙长过膝,鸭寨、长田、董上3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长度在80—90厘米之间,长及膝下50厘米左右。就颜色而言,除斗底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为麻织白色,摆榜苗族支系、岗度苗族支系、长田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用白色布条镶边外,其余的摆金、鸭寨、大坝、董上4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均为青色。就花饰而言,除鸭寨、董上2个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镶嵌花纹外,其他各个苗族支系裙子一律不带花,而是在上衣、袖管、围腰和背牌上面挑花刺绣,各显特色。

  (一)摆金苗族支系女服饰

  摆金苗族支系女服饰有便装、盛装之分。其盛装以挑花刺绣精美、银饰多而华丽著称。梳妆打扮时,头绾发髻于顶,用2米长、16厘米宽的蓝布缠头数圈,而后戴上绣花帽,帽檐四周吊着无数银珠和玉珠,频频晃动;髻上插两根由4条银片组成的银冠,犹如两只手并排向前张开一样;银冠柄两侧插有各式的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两耳各戴约60克重、由约30厘米长的银质柱状物卷盘而成的耳环。上装内穿各色棉毛衫和衬衣,再穿上青布或紫色高级绸缎无领无扣短衣(两襟相交于胸前)5----7件,内衣袖管小而长,外衣袖管大而短,同时镶绣花纹,钉有众多的银泡;颈部戴小项圈4个、大顶圈5个,项圈两侧系上两朵红花。下装内着布裤、外穿青色细百褶裙,垂至膝下15厘米左右。腰上先系青色绸缎小块围腰,再系缀有银泡的花带7根;面前腰带左右两边挂上银铃和银花荷包。两手各戴上银手镯4支。过去腿缠青色绑腿,脚穿草鞋或布鞋;现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部分女青年腿穿长统肉色丝袜,脚穿布鞋、球鞋或高跟皮鞋。一个盛装女青年的身上,各种银饰重达1---2手,闪闪发光,叮当作响,令人喜爱。便装的特点就是没有花饰和银饰,衣裙没有变化。香港太平绅士徐展堂先生及英国友人曾在摆金卧马寨购买了该苗族支系华丽的盛装作纪念品收藏。

  (二)鸭寨苗族支系女服饰

  鸭寨苗族旧称“谷蔺苗”。该苗族支系妇女工于织布、织棉,早已享有盛名。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谷蔺苗男子皆短衣,妇人以青布蒙髻,工纺织,其布最精密,每遇场期出市,人争购之,有谷蔺布之名。”嘉庆年间李宗方在《黔记》第四卷中记道:“谷蔺苗在定番州属。男耕女织,所织布最精细,谚云‘欲作汗衫裤,须得谷蔺布’。”鸭寨苗族支系妇女服饰就是用自纺、自织、自染的谷蔺布和谷蔺锦制就的。

  鸭寨苗族支系服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变化的。本世纪20年代以前,该苗族支系妇女梳妆打扮,是将头发绾于头顶,再以青色布帕包头(分平顶式和羊角式);上装穿右衽和尚领青布短衣,衣脚及衣袖中段均镶上谷蔺锦条;下装穿前为青布或蜡染布、后为307块各式彩色图案拼缝而成、垂齐膝下25厘米的长褶裙,然后系上银链围腰,围腰口素净无花,飘带为条形花纹,与裙子同长。再配以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等。此种服饰因费工费钱,又不太方便,故人上世纪20年代起逐渐衰退,而代之以穿衣裤。即上穿青从右侧开口,肩部至大襟镶花的青蓝布短衣,下穿青色绲花布裤子,头发编成辫子绾于头帕之外(头帕以白色为主,偶有青色的),有的还在头帕之外搭上一块毛巾或自织杂色头巾。冷天缠青色布绑腿,穿布底布帮单把圆口鞋或钉子鞋,热天穿水草鞋或胶草鞋。40年代后期,该苗族支系妇女服饰式样虽与改穿衣裤无异,但衣服裤子均不镶花,比原来的服饰简朴实用(与雅水地区布依族妇女服饰全部相同)。此时,耳环、项圈已无人戴,惟手镯、戒指偶有人戴。现在鸭寨苗族支系妇女虽然平时不穿裙子了,但是每人都准备有一套漂亮的衣裙作为寿衣。如今该苗族支系成年男子去世办丧事,妇女牵“驮魂马”时,必须穿裙子,因此该苗族支系妇女的裙子势必长期保留下去。省州县有关部门及英国友人曾到鸭绒乡干河村购买了该苗族支系古朴、典雅的衣裙作珍品收藏和研究。

  (三)大坝苗族支系女服饰

  帕褶成2厘米宽的布带有规律地包头呈椭圆形,再用红、青、紫绸缎扎花系于头中央,往背后垂吊;胸前吊银锁两把,颈上戴八个项圈,项圈两端缠着红布。上状第一层穿有领花衬衣,第二层至第五层是穿白、绿、红等短领开襟布短衣,交叉于胸前的两根衣襟各缀有银泡9颗;袖子长短不一,里长外短。下装内着青布裤,长及膝下20厘米;外穿百褶短裙,长及膝下15厘米;腰系青、蓝色布围腰(下段末端镶各色花纹),腿缠青布绑腿,腿穿草鞋、布鞋或球鞋。

  (四)摆榜苗族支系女服饰

  摆榜苗族支系妇女盛装时,头束发绾于脑后(上摆在正中,下摆稍偏右),髻根先插一把木梳,再以红丝线扎两朵映山红插于髻上,不包头帕,颈戴银项圈5个,颚下项圈中间吊一块长4厘米、宽2厘米的银牌。上身内穿红领衬衫,外穿绸缎缀短衣,两襟边沿缀有长13厘米、宽2厘米的红、白花带,相交于胸前。从颈后向胸前的两根白花带悬吊一块长方形的花背牌。袖管内衣小而长,外衣大而短,并缀有花条。下身着青色细褶裙,短裙腰际镶着8厘米宽的白布边,裙脚边沿镶着2厘米宽的白布边,达到黑白分明、线条清楚的效果。该苗族支系妇女一年四季均缠青布绑腿,脚草鞋或球鞋。

  (五)斗底苗族支系女服饰

  斗底苗族支系妇女服饰保持古老风貌,没有改进。妇女梳妆打扮时,绾发髻于头顶,用青布段无规则地缠头。上装内穿长袖白布衣,外穿麻布花纹短袖衣,短衣下段绣条形花纹,形似山状;袖管内长而外衣短。内衣袖管镶红、绿、白花条。下装穿全白麻布细褶裙,长及膝下20厘米;腰系长50厘米、宽35厘米的花围腰,花呈棱形格状;围腰上段缠腰部分为白布条,下段边沿及两侧镶绣花边。脚穿草鞋或球鞋。

  (六)岗度苗族支系女服饰

  岗度苗族支系服饰工艺较为简单朴素,但亦有独特之处。女头式与其他苗族支系不同,头发编辫盘于头上,然后用白、青的两条布帕,褶成11厘米宽,按里白外青顺序有规则地缠头呈大圆盘形状。颈戴大小项圈各5---7个,以粉红色绸缎扎花系于项圈两端,鲜艳夺目。上身穿蓝色大襟右衽和尚领短衣,再戴上长85厘米、宽16厘米的精心刺绣的印牌中间开口从头下套下,胸前部分长31厘米,缀大银泡66颗,小银泡64颗,背后部分缀大银泡25颗、小银泡34颗,下端由65颗海巴组成均匀的三排。袖管小而长,无花饰。下身穿青色布长裤,再穿百褶裙(现在平时已不再穿裙),裙脚接缝是16厘米宽的白布条。再系上77---80厘米长、40厘米宽的青布马围腰,系腰部分为11厘米的白布条;围腰正中及下半部分绣上四条白色花纹垂直相交,引人注目。身后再系一块麻织的长32厘米、宽24厘米的硬布围腰。

  

  资料来源:惠水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