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仡佬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仡佬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周小艺 2018年03月19日 阅读量:

  一、概况

  仡佬族是一个跨国民族,分属于中国和越南。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仡佬族现有人口550746人,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均有分布,以杂居为主。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贵州西部(毕节、安顺区等)的仡佬族还有保持本族语言的。仡佬语是一种独立语言,所属语系暂不明确。仡佬语中也有不同的方言。贵州仡佬人中有大部分已经不会说仡佬语,他们通用当地汉语或彝语。

  二、族源

  仡佬族的族源说主要有两种:“百濮说”和“百越说”,目前,更多人赞同“百濮说”。据史料记载,越人大规模北迁主要是在秦汉时期,而在此之前人数较少,还没有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而濮人作为西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开拓西南。商周至南北朝时期,多称之为“百濮”、“濮”、“僚”。隋唐以后,称之为“仡僚”、“葛僚”、“僚”、“仡佬”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历史悠久,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西汉时,濮人建立夜郎国,在今贵州、云南等地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汉武帝时,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公元前111年又分设群。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明王朝在仡佬族分布地区自东向西先后设置二十余个卫。仡佬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广泛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在不断的分化、重组中逐渐形成了仡佬族,主要集中在今贵州北部。

  三、社会经济生活

  仡佬族大多数都隐没于崇山峻岭之间,过去,由于耕作条件的恶劣和生产工具的落后,仡佬族常在距村寨较远的地方实行刀耕火种,在离村寨较近的地方实行田园农耕,两种耕作方式并存。仡佬族主要以苞谷、高梁、洋芋、荞子等为主食,大米、小麦对于仡佬族来说是十分珍贵的。仡佬族常见的生产工具有犁、锄、摘刀、龙骨车、水车、戽水篼、扯水筒、挞斗、挡席、围席、软包箩、晒席、箩筐、撮箕、簸箕、风簸、水碾、碓、磨等。

  四、宗教信仰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尚万物有灵,这种信仰与崇拜体现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十分朴素和务实的特点。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及认知能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仡佬族把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物,如土地、山、水、树、桥、洞、牛、鸟等加以人格化或神圣化。人们对其赖以生存的几乎所有物体都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即崇尚万物有灵,有的一直延续至今。

  仡佬族人以竹为图腾加以崇拜,竹是和仡佬族生命相连的植物,对竹的虔诚崇拜,成为仡佬民族一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在仡佬族聚居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一带,妇女生育后,必须将胎盘深埋于竹丛中,以求得到“竹神”的护佑;砍竹时要祭祀“竹神”,立房子在用“大缆”时,也要祭祀竹神;家族祠堂及墓碑上要刻上“拜竹图”。在贞丰县咬贯乡的仡佬族人家在祭祖时,必于神龛上放置一只竹筒以示祖宗灵位,仡佬语称此竹筒为“母舀”。他们视竹为有灵气之物。每年除夕要砍下一根竹子,在它的每一节割上一道口子,放入种子,再逐节灌以清水,等到正月十五将竹剖开观察,看哪类种子发胀得好,当年就多种该作物,足见仡佬族人对竹的崇敬超过一般。

  仡佬族十分重视祭祖活动,场面往往也很隆重。在仡佬族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农历三月三(祭树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半、八月十五等节日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仡佬族的神灵崇拜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神、水神、火神(灶神)、桥神、树神、山神、米神、蜘蛛神、牛王、敬宝王等神灵的崇拜。此外,由于汉族文化(如儒家思想、佛道规则礼仪)逐渐渗透,仡佬族人在笃信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一些儒、释、道的思想和宗教礼仪。清代以后,许多仡佬族家中的堂屋中,都供起了“天地君亲师位”及观音菩萨、文昌帝君、招财童子、进宝郎君、灶君夫子等神位,匠人信奉鲁班、李老君、祭祀药王等。

  五、民俗文化

  仡佬族人饮食虽注重务实却也不缺讲究,并且广泛吸纳,善于创新,如“金银饭”、糍粑、菜豆花、胖辣椒、酥食、灰豆腐果、夹沙肉、麻饼等特色食物,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仡佬族喜饮茶,尤喜食油茶。仡佬族人特别擅长酿酒,其中咂酒的酿制和饮法最具民族特色。其酿制方法用糯谷、玉米、小米或小麦、高粱等掺和,蒸熟,稍冷拌以酒粬发酵,喷少量水而装缸封存,封存时间越长,酒味越醇浓。装缸时颇有讲究,用两小竹竿,上端留一节,其余全打通,插入缸中,密缸封口。待饮用时,将顶端节子打空,一竿进空气,一竿作饮,边饮边掺人冷开水或清凉山泉。由于饮者直接用竹管吮吸,故称为“咂酒”。

  仡佬族地区大都盛产木材,因此仡佬族的房屋全由木制构成,通常依树、依山、依地而建,具有防虫防潮、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等特点。常见的房屋形式主要有干栏棚、千根柱头落脚、三角形住宅、拱形住宅、木结构住宅。仡佬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居住宅。

  逢年过节、婚庆寿、立房造屋或亲朋好友自远方来,仡佬族人家都要以“三幺台”相待,“幺台”是当地方言,即“结束”之意。第一台又叫“茶席”,主要是为了给客人接风洗尘,品茶吃点心,茶席结束,称之为“一幺台”。紧接着,主人家又上第二台,通常是用于下酒的各种卤菜和凉菜,还有香肠、腊肉、卤猪杂、皮蛋、盐蛋、萝卜丝等家常小菜,酒为自酿的苞谷小作酒,称为“八仙醉酒”,又叫“酒席”。“酒席”结束,称“二幺台”。接下来的第三台才是的“正席”,叫作“四方团圆”,第三台上主菜,当地人称为大菜,通常有猪蹄膀、樱桃肉、回锅肉、夹沙肉、糯米圆子、灰豆腐酸菜等,加上大米、玉米合造的“两造饭”,十分丰盛,连续三台,因此称为“三幺台”。

  在仡佬族村寨附近的山上,有专门为青年男女聚会而搭建的草棚子,叫作“耍房”,每逢春节或者农闲时候,年轻人们便三五成群,相约到耍房对歌玩耍。此外,外出赶场也是青年男女结交的好机会,在场坝或来回的途中,男女青年也可以通过对歌互相结识或加深感情。仡佬族的婚姻程序一般有提亲、订亲、烧香与开庚、接亲、闹房、回门等几个步骤。在不同的仡佬族地区,还有许多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如“追姑娘”、“打湿亲”、“打牙”等习俗。

  仡佬族及其先民的丧葬文化比较丰富,从濮人岩(悬)棺、岩穴墓(俗称“莱子坟”)到今之仡佬的岩穴墓(俗称仙人洞、老户洞)、石板墓,一脉相传。在许多古籍中都有相关记载,比如“葬之岩穴”。明朝田汝成的《炎微纪闻·蛮夷篇》写道:“仡僚(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广西通志》中也记载道:“仡人来自黔中,棺而不瘗,置岩穴间,高者拒(距)地千尺。”此外,仡佬族的墓葬形式还有石灰坟、生基墓等。下葬形式主要为土葬、牌坊葬、竖棺葬、倒埋坟等。

  六、文学艺术

  傩戏大约在元明时期传人仡佬族地区,距今已六七百年的历史。仡佬族人家凡是有庆寿、立房、生子、嫁娶等大事喜事时,都会请来傩戏表演,所以又叫“铺盖戏”或“还欢喜菩萨”。在傩戏中,冲傩是一种更具有仪式性、目的性的法事活动,需要有人请才开戏。冲傩还愿通常有一套严格复杂的程序,主要有:打闹台、礼青、开坛、立楼、开洞、出神、搭桥、领牲、差兵、镇台、破罗网、赎魂、禳关、造茅、打解、造船、和送、勾愿、拆楼、送圣、安家先、启师等20余道。常常演出的剧目有《跑功曹》《收蚩尤》《战洪山》《下天门》《山王图》《五岳图》《财神图》《金鸡岭》《上云台》《中云台》《下云台》《借五台》《黑风洞》《凤凰祭》《秦童剽散》《洞宾醉酒》《包公清宅》《钟馗遣鬼》《骑龙下海》《唐二还愿》《黄河摆度》《盘学》《花仙剑》《双富贵》《摸包告天》等80多种。

  仡佬族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如打竹秀球、甩鞭、登刀梯、摔抱腰、抢花炮、板凳拳、档耙拳、高台舞狮等等。其中以打竹绣球远近闻名,即用竹细篾编的小球,聪明的仡佬族人就地取材,用新嫩的斑竹、金竹或楠竹为材料,劈成篾片,削去竹黄,经过灵巧的双手,便编成如拳头大小、形似鸡蛋的竹球,因此这种活动也俗称“打篾鸡蛋”,仡佬语称“嘎嘟朗喈”。

  (编辑时有改动)

  

参考资料:

  1.丹珠昂奔主编:《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回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