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泉县天泉牧场的毡房
毡房内右前方的立柱专挂男主人的衣服、马鞭
新疆木垒县牧场拆装方便的毡房
新疆额敏县喀拉也门乡加拉克村全景
新疆额敏县喀拉也门乡加拉克村夏季在室外的土锅灶
宽敞的毡房内经常举行家庭聚会
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无数白色毡房点缀其间,人们常称之为“白宫”。哈萨克族的毡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书曾有“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的记载。
毡房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建筑。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的“宇”,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固定的平顶土房。哈萨克毡房高大宽敞,牧民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毡房的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支起用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毡房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的图案。毡房一般向东开门。
毡房拆装快捷,轻便耐用,一两个小时即可搭成入住或拆卸搬迁。但制作时要花很大气力。建造毡房所需材料很多,且都要手工制作,整座毡房需要300多头成年羊的羊毛,工时月余。
毡房外观通常朴实无华,门框由松木做成,上面雕刻花纹或绘制图案,一块鲜艳夺目的挂毯吊在门上。房内富丽堂皇,布置合理,前半部分堆放日用物品,后半部分待客、住人。
门内左侧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右侧摆放食品和炊具,有的用芨芨草编成墙帷隔离。正中的天窗下是铁皮炉,可烧干牛粪用以取暖、煮奶茶。毡房内所有的物品几乎都摆放于四周,或靠或挂在红柳木的菱形格上,毡房中间有宽敞的空间,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同胞可以经常在这里举行家庭舞会和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