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主要聚居住在云南南部的红河洲、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等地。哈尼族支系繁多,有20多个繁杂的支系。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哈尼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精妙绝伦的哈尼族舞蹈,就是其文化长廊的一朵奇葩。哈尼族舞蹈种类很多,有“扇子舞”“多波搓”“木雀舞”“芒鼓舞”“阿依搓”等等。
扇子舞
扇子舞是纪念白鹇鸟的一种舞蹈,传说白鹇鸟给哈尼族人衔来了谷种。舞时以手扇动小扇,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罗作舞是出殡时跳的。钱棍舞是节日跳的。平时青年们喜欢跳三步弦和拍手舞。各种舞蹈,都在固定的舞蹈曲,四弦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在哈尼语中称“巴思搓”,流传于滇南红河洲、元阳县、元江县等一些哈尼支系中。舞者两手各拿棕扇起舞。有的地方保持着古老祭礼性质,要老人死了才跳;有的地方稍有变化,过年和祭祀祖宗也跳;有的地方完全作为群众集会节日和办喜事时的表演性舞蹈;有的地方只限于男子表演。舞蹈跳法基本相同,舞蹈时两腿弯曲,按着伴奏的鼓点节拍,一拍一颤动,两手持扇在胸前合拢,然后边绕边向外拉开。哈尼族在一年中的大大小小节日很多。但最隆重、最热闹的要数农历10月的“美首扎勤特节”。这个节日是哈尼族人民最高兴的日子,在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中人们把一年的劳作全都投进篝火里,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
多波搓
多波搓是舞蹈“吧”的意思,歌中唱道“舞蹈吧、舞蹈吧,不跳舞者会脚痒,不跳舞者会脚疼,让我们尽情地跳吧,跳吧!”
竹筒调是哈尼族歌颂丰收、祝愿来年风调雨顺时边跳边唱的一种舞蹈,大多以女性为主,在地面上摆上几块很长的板子,竹筒有节奏地敲响,随着节奏,领舞者边跳边唱,群舞者也一唱一合,非常热闹。
木雀舞
木雀舞是元阳麻栗寨创作的。据说很早以前,这里一个姓卢的男孩生了恶疮,百治无效,后来在小鸟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故跳木雀舞以资纪念。该寨各户凡生第一个男孩,村里人就要到当事人家跳木雀舞表示祝贺,一般是四至六个男子手持木雀对舞。
铓鼓舞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沉重而有力的《芒鼓舞》属于祭祀性舞蹈,跳之前先要举行祭祀仪式,表演者多为男性,每人下身挂一个葫芦(象征生殖器),中间挎大鼓,似女性腹部。然后由一舞者冲向大鼓,摆胯扭臀,象征性交的舞蹈动作。这种舞蹈反映了哈尼族祖先原始的生殖崇拜,通过祭祀活动来传授生育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芒鼓舞”已成为广泛流传的节日喜庆的舞蹈之一。古时候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错鼓舞。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
阿依搓
其中在祭祀性舞蹈方面以《阿依搓》的特点最为鲜明。“阿依搓”哈尼族语称“木雀舞”,是非常有名的送葬舞蹈,它是部落首领死后祭祀时专门跳的舞蹈。“木雀舞”跳法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一般人颇为难学。整个舞蹈动作有12套,表演性强,有跳、腾、扑、跌、前仰后合、左曲右折等特点,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套动作都有固定的内容,如:表现生死前的头饰、威风凛凛的官帽动作为一套;表现死者生前为统帅,神彩飞扬的又为一套;表现死者生前赫赫功绩的又为一套等等。每一套都有一些基本动作并加一些即兴表演。跳“木雀舞”前,舞者们要用木头雕出两个完整的鸟形,即为“木雀”。跳的时候,两位舞者一手举“木雀”,一手拿扇子,为领舞者。伴舞的人数不定,有多有少,通常为四、六、八、十数等,均为双数。伴舞的手拿竹板,尾随着舞师边跳边舞着手中的竹板,打出咔咔咔的节拍,按节拍舞蹈(行为图形)。舞者手中的竹板类似“金钱梭”,粗细不同的竹片数块,用皮绳或绳子穿成一串,舞动起来,节拍分明,声音悦耳。
综上所述,哈尼族舞蹈尽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基本动律是一致地都有屈膝、塌腰、撅臀、出腿、斜视等舞姿造型。哈尼族舞蹈特点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哈尼族文化长期发展中逐渐成熟定型。
参考资料:
1.陈卫业,纪兰蔚,马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简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