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概况
壮族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古老民族。壮族人自称“布壮”,或者是“布雅依”“布傣”“布依”“布越”“布土”等称呼。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壮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称之为方块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形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称之为“Sawndip”,意为不成熟的文字。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共有16926381人,人数仅次于汉族人口数量。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壮族人口数最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658.72万人;云南省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其余壮族分布在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秀塘壮族乡、翠里瑶族壮族乡,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清塘壮族乡。
二、族源与社会发展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岭南、云南东南部地区发现了壮族地区著名的文化遗存,如柳江人、白莲洞、西畴人、麒麟山人、甑皮岩人等人类遗址。从特征和长相上,和今天在当地生活的壮族十分相近,表明壮族先民自古以来就已在岭南等地区繁衍生息。西瓯和骆越是岭南古百越的支系,是秦汉以后壮族人的祖先。“西瓯”亦作“西呕”、“瓯越”,有时与“骆越”并称“瓯骆”,最早出现于《史记·南越列传》,大致分布于今雷州半岛以西及广西地区,活动中心在今桂江流域和浔江流域一带。“骆越”,亦作“雒越”,首见于《汉书·贾捐之传》。其族称的来源一说与当地越人垦食骆(雒)田”有关,一说与“鸟田”(即雒鸟)的传说有关,但以前说较普遍。直至近现代,壮族人仍将山麓岭脚之间称为“六”,“六”与“骆”同音,而将其开垦出来的田称为那“六”。骆越分布较广泛,当今广西西南部和南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桂西南左右江流域、黔西南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是其活动的中心。西瓯、骆越等名称在历史上消失后,三国至唐宋时期,在他们曾活动的地域上先后出现了“乌浒”、“俚”、“僚”、“假”等名称。宋代时,在今广西庆远、南丹一带出现了“僮”之名,它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所撰的《桂海虞衡志》,明清以来,有关“僮”的记载越来越多。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僮”为壮族的族称。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改为“壮”,意为健壮、茁壮,遂称至今。
三、经济生活
从考古发掘和史书记载来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已开始从事稻作农耕,此后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主要的生计方式。除了种植水稻外,还有玉米、芋头、红薯、木薯、高粱、大麦、小、养麦、豆类等粮食作物。耕作方法一般为一年二熟外加一季麦类、油菜、豌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桐油、油茶果、棉花、田七、辣椒、草果、棕片等,其中甘蔗的种植最为普遍,产量高、质量好,是我国主要的蔗糖基地,也是广西壮族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广西壮族地区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小金橘、龙眼、荔枝、芒果、菠萝、菠萝蜜、柚子、橙子、荸荠、香蕉等,其中荔枝、龙眼、芒果、沙田柚、菠萝,被誉为广西水果的“五大名旦”。不少地方的壮族现还以种植水果为业,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传统的生计方式逐渐被改变。壮族的手工业以纺织、陶瓷、造纸等为主。壮族地区的商业是随着汉族商人的不断涌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合甫、梧州、桂林、桂平、柳州、南宁等城镇,都是岭南有名的贸易中心。在农村,广大的壮族群众则通过圩场的形式进行交易。
四、民俗文化
独特节日。壮族的节日按隆重程度排列,壮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是庆春,其次是七月十四鬼节、三月三、小年、清明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外,还有蚂拐节、牛魂节、端午节、莫一大王节、重阳节、尝新节、冬至节、送灶节等。
美酒与佳肴。如今壮家自酿的酒,俗称“漏嘭”或“土茅台”“土酒”,除自饮之外,,还用于祭祀。但凡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欢聚迁居等,壮族人都要大摆宴席,边喝酒边唱歌。壮人普遍酒量较好,质朴而风趣,喜欢大碗酒敬人、喝交杯酒,也喜欢斗酒、猜码划拳、以歌敬酒、以牌猜酒等等。壮族村寨来了客人,往往会得到各家各户的轮流宴请,客人喝得越多越醉,主人就越高兴。
到壮家做客,除了能饮到醇香的土酒之外,还能吃到风味独特的壮族美食,品尝到流传于壮乡的美味佳肴。壮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和菜肴有驼背棕、五色糯米饭、熏腊肉、粑馍、白切狗肉、鱼生、白斩鸡、龙棒、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豆腐圆、烤乳猪、盐风肝、火把肉、烧鹅、烧鸭、醋血鸭、烤辣子水鸡、清水羊、子姜野兔肉、竹筒煨饭、酸水煮鲫鱼、白炒三七鸡、炸蜂蛹竹虫、五彩蛋等。
永远的干栏。壮族干栏式民居一般为一幢三间,或一幢五间,也有一幢九间的,主要视家境富裕情况而定,其次看家庭成员多寡而定。干栏多为三层,上层用于置放粮食和一些贵重而又容易受潮的物品,中层主要住人,大门正中央是堂屋,相当于客厅,接着是一面木板墙壁,供有神龛和天、地、君、亲、师之位,墙后是主人卧室,两边厢房有一边住人,另一边置有火塘和厨房,是一家人的生活区。下层多用于圈放牛马等大型牲畜或放置杂物农具,也有将鸡鸭和猪圈养于此的,但因为臭气和嘈杂,一般都另起居所。
织布而衣。悠久的历史使壮族服饰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分类方式。若以性别分类,可分男服饰、女服饰。以年龄分类,可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幼年服饰。若以身份,则可分为村老、师公、麽公、道公服饰。若以礼仪分类,有时装与节日装等等。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越人就和中原、西南少数民族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从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古代壮族妇女很早就擅长纺织和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其风格别致的“蜡染”也是独树一帜。壮民还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形式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美丽壮锦。壮锦是一种用棉或麻的股纱做线,五彩色线或缕丝做纬线,采用通经断纬交织而成的织物。在千百年的演变中,壮锦经历了从单色到多色,图案花纹也从简单到繁缛的变化。壮锦的图案构成和式样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平纹上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组成连绵的几何图案。第二种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动植物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图案清晰而有浮雕感。第三种是用多种几何纹大小组合,相互穿插,编织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具有严谨与和谐之美,传统的壮锦既有各种几何图案,又有多种图腾和花纹。常见的有蝶恋花、狮子戏球、凤穿牡丹、跃马向前等20多种。其中凤凰的图案在壮锦中表现最多,故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之说,体现了壮族对凤凰这种吉祥之物的特别喜爱。
奇异的婚恋。壮族多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过去多在本民族、本支系的异性同龄人中择偶婚配,较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现已多有改变。民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和通过串寨对歌找对象的自由婚并存。婚姻的缔结一般要经过托媒说亲或求亲、讨八字、订婚、结婚等过程。因地区、支系及受周边民族影响不一,壮族的婚仪也繁简不一,显示出各自的差异和特点。在一些偏远地区还保留有入赘婚、姑舅表婚、妇女婚后不落夫家的遗俗。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享有家庭经济和其他事务决定权,妇女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家庭财产由儿子继承,女儿没有此权利。离婚妇女和寡妇可再嫁。
西天之路。壮族多实行棺木土葬。人老死或病死后,一般要经过报丧、洗尸、穿寿衣、入殓、停棺祭吊、开丧、吊丧、道场、出殡等过程。如系被杀死、跌伤死、溺水死、吊死等,其尸体只停于村寨外,且要经过复杂的宗教仪式后,或入棺埋葬,或停棺几年后再捡骨另葬。一些地方的壮族还盛行“捡骨葬”或二次葬,即尸体入殓后,或浅葬(称为“寄土”),或置于附近洞穴,几年或十几年后,再用陶瓮盛骸骨埋人土中行二次葬。婴幼夭折,用草席裹尸埋在山谷或河边,不垒坟,不举行丧礼,以后也不扫墓。
宗教信仰与禁忌。壮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祖先,宗教活动频繁。道公、巫婆在社会中充当人神之间的媒介,主持各种宗教活动,以“鸡卜”,“卵卜”、“茅卜”、“骨卜”等打卦定吉凶。唐代以后,道教传人广西壮族地区,至今仍有不少壮族群众信奉,影响较大。此外,还有少数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宗教。
五、文学艺术与科技
壮族的古壮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有大量的师公唱本、民歌抄本传世。壮族民间则普遍用古壮字来记录或书写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楹联、碑刻、家族、契约、讼诉、药方、家谱、经文、记财等。主要有《唱三元》《唱五雷》《顺知闹海》《千金万两》《布伯》等作品。壮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主要有神话作品《布洛陀》《盘古开天地》《布伯》《特康射太阳》《谷米和衣服是怎样来的》《牛的来历》等;传说故事主要有《红水河的故事》浓智高》《鱼峰山的来历》《岩刚河的来历》《花山崖画》《神弓宝剑》《竹筒打马队》《美丽的壮锦》《稔果的来历》《班氏女》《莫一大王的故事》《竹王》《刘三姐的传说》等。歌谣主要有《布洛陀》和《开天辟地歌》《布伯》《自明朝至民国史歌》《龙胜壮族历史传说歌》《情趣歌》等;还有长篇叙事诗《达稳之歌》《达备之歌》《特华之歌》《马骨胡之歌》《幽骚》《唱离乱》《文龙与肖尼》等。
壮剧是壮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普遍认为,巫是壮族的原始宗教之一,神秘幻化的巫师文化可能就是壮剧的鼻祖。这种流传在古代壮乡村落的巫风,最终孕育出了壮族的礼乐、山歌和舞蹈,于是就衍生出了师公戏。师公戏又移植出了各冲流派的壮剧。剧大体上可分为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木偶戏等七种。传统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顺知戽海》等。
“歌圩”是壮族群众定期聚会唱歌的一项活动,自宋代以来就逐渐发展起来,一般在春秋两季举行。壮区的盛大节日“三月三”,即由“歌圩”演化而来。壮族舞蹈由来已久,其动作主要以人们的劳动场面和模仿动物的行为为主,也有表现斗争和祭祀活动的。主要有铜鼓舞、火猫舞、翡翠舞、扁担舞、舂堂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纸马舞、凤凰舞、竹竿舞、板鞋舞和田阳舞狮等。
壮医文化。从秦汉时期开始,壮族的先祖骆越、西瓯人早就发明创造了己的医药。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至唐宋时已基本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灸法、骨刮、挑针、金针等10余种壮医科目,并逐步建创了壮医药理论体系。
参考资料:
1.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丹珠昂奔主编:《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回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