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仫佬族土布扎染手工艺人的调查,传承历史已有至少百余年的时间。在长安地区将白布折叠再下缸染成单面布的习俗由来已久,土布扎染印花原理是将花饰脉络用针线缝扎,使染料浸不到缝扎之处,这与染单色布的原理异曲同工。
扎染所用的是自纺自织的土布,一般都是用四踏板的织机织成,布匹纹理呈回字形,当地群众称为颗粒布。在绘制图案时,先将土白布平铺于桌面或石板上,用圆珠笔或彩色粉笔即兴绘出各种图案。传统图案基本为花鸟虫鱼,现在也把汉字、拼音甚至英语融入传统图案中。
图案绘制完毕,用白棉线穿针打结,按白布上图案的脉络将布对折,再在折痕处往内折一小道边,然后用穿好的针线,沿着折痕缝扎,缝扎好后就可以染色。扎染也是用蓝靛浸染,其加工方法是将采来的蓝叶放入缸中加水泡三天左右捞出。用盆将适量的生石灰加水搅拌溶化后倒入缸中,加自酿米酒一斤搅匀,沉淀后,将水倒出,舀出缸底的靛蓝备用。将干靛加水稀释,有的还将适量的植物土茯苓的根茎洗净捣烂放入,可使染料颜色加深,七、八天后就可用于染布了。浸染前先将布放入清水中浸泡,再拧干水分,折好放在石板或板凳上锤打平整,然后慢慢放入缸中,用木棒将布压入缸底,一小时后捞出置于槽状木板上,木板的一头倾斜搭在缸沿,让水就顺着缸沿流入缸中。一小时后,再次将布放入缸中浸染,如此反复多次,两天后将布捞出用清水洗净晾干,再重复前面所说的程序浸染。直到染成所需的颜色,然后用清水反复漂洗、晾干。
布匹晾干后,将缝扎的线用剪刀或锥子轻轻拆开,再次清洗,锤打平整晾干。所绘图案花纹显露,染料渗透非常自然,图案的色彩明暗自然过渡,十分美妙。
相关报道
10月30日,在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地洲屯,笔者拍摄到仫佬族妇女周小娩织布的场景。
周小娩自22岁嫁到该村后,一直以织布为生,至今已经织了40多年。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穿戴已日趋时尚化,昔日农村生产的“土布”也相继地退出历史舞台,后人们常常“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据周小娩介绍,仫佬族土布制作过程要经过摘棉花、脱棉粒、弹花、槎棉条、纺纱、排纱、上机织布、着色梁布、晒布、碾布等工序,最后才能制成土布。对于纺织出来的白布,又需上山寻找染料或想办法购回蓝靛进行染漆,制成罴布,供家人逢年过节用,白布还可以留着农村丧事用。
仫佬族姑娘们的“出嫁衣”和老人们的“防生衣”都用这种上等的布料做成。姑娘们还用这些布料缝制成“同年鞋”,作为“走坡”时送给情人的定情物;如果做成单梁花边船形鞋送给老人,那是对长者的最大尊敬。
但由于传统手工织布价格低、销路难,目前从事白布和罴布纺织的农户非常少,农村年轻人极少接触,所以学会手工纺织“土布”的人甚少,若不加以保护和传承,只怕传统织布手艺在不久的将来会失传。(廖光福 报道)
“今天就我一个人来晒了!”12月22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地洲屯田间,70岁的周氏阿婆正忙着晒刚染上色的土布。蓝、黑布条在冬阳的照耀下冒起一缕青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仫佬族崇尚青色,多着青色服饰。“家人亲手搓棉条、纺纱、排纱、上机织布,后用蓝靛染制成的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周阿婆告诉笔者,“染布的做法比较复杂,现在已没有多少人愿意亲自做土布了!”据介绍,将织好的白布放进染缸,用染液浸泡,着色均匀之后捞起晒干,再用蓝靛水浸泡几次,接着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晾干后,放在平滑的石头上,用石磙滚化或棒槌多次敲打,这样制作出来的布料闪闪发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仫佬族土布缝制衣服穿着很舒服,冬暖夏凉、透气吸汗,如果在染液中添加艾草液,不仅可以辟邪,夏天还可以驱蚊哩!”屯里一位正在晒太阳的老大爷的话,道出了仫佬人的智慧。仫佬族土布可以缝制很多东西,送给老人的“千层底”、外婆送给外孙用的背带、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如果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罗城是凤凰的故乡,凤凰是仫佬族的图腾,在仫佬人的服饰上,大家都会绣上凤凰图案和双鱼图,绣工细密精整,针脚平齐如画,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等差异而形成形态各异的民族服饰,美丽了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穿戴已趋于时尚化,加剧了民族的服装汉化,仫佬族也不例外。该县一位老民族工作者说,土布缝制的仫佬族服装,除了节日盛会里以及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仫佬人时有穿着外,平时少见了。
“2.4丈的一条白布染好了,可以卖100多元。” 周阿婆说,“可是,现在我们村里的姑娘们已经没有人想做土布,也没人乐意学靛染了。”
笔者从县文体局获悉,目前仫佬山乡从事“土布”纺织、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经营的农户不多,年轻人极少接触,加上人工“靛染工艺”流程费时费力,整个过程都是力气活,真正学会纺织、靛染、缝制成仫佬族衣服的人很少,如果不加以保护,仫佬族传统土布制作工艺会濒临失传。
历史:浸润着500年历史的“家布”
历史上,仫佬族同胞吃饭穿衣所需的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双手用劳动换来。他们的服饰用布长期以来都是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纱、织布、自染而成。《广西通志》(卷二)七八《列传》二三页的《诸蛮》中记载:“宜山姆姥即獠人,服色尚青……”指的就是喜穿蓝靛布的仫佬族同胞。
仫佬族同胞亲切地将自染的蓝靛布称为“家布”。“土布”一说是到了后来有了机织的洋纱以后,针对“洋纱”“洋布”而言的。
“土布”的制作工序复杂。首先,要先将经过收晒的棉花,轧去棉籽,弹成绒,搓成棉条,纺成纱线,再经上浆、牵纱等一系列工序,才能织成布坯。织好的布坯经清洗、晒干后,还需要在蓝靛染缸里经过三十天左右的反复染晒,才能令蓝靛色彩分布均匀。其后,再用薯莨的汁水多次浸泡,使布匹的颜色于青蓝中略带紫红。接着,再用米汤、牛胶糊于布面,如此一来才能够令染色胶结黏固,布质硬括。“家布”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辗滚。在踩布石下经过反复辗滚后的布面平滑细腻,自带光泽。
“这种自家人亲手制成的土布,被仫佬族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周阿婆告诉笔者,仫佬族的“送嫁衣”由于做工精致考究、工期长、原材料不易获得,因此仫佬族姑娘只会在出嫁或做伴娘送嫁时,才从箱柜中拿出来穿,穿过之后又珍藏起来。
史籍有载,仫佬族的土布织染技艺,在罗城当地,始于明,兴于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那些送给老人的“千层底”、外婆送给外孙用的背带、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等,均是用土布所制。如果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
资料来源: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