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阿昌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探访深山中的神秘民族——阿昌族服饰、饮食篇

来源:光金工作室 讲座:们发延 2020年07月28日 阅读量:

  在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的高山森林之中,孕育着各种奇珍异草、珍禽野兽,也拥有着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古老的村寨就如同点点繁星,分布在海拔两千米的山腰河谷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少数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就是中国二十八个,云南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阿昌族。

  金光工作室第二十期讲座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民委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馆长、研究馆员们发延老师,为我们讲述《阿昌族及其文化》。由于本期讲座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将分为三个专题进行介绍。

  讲座:们发延       

  整理:文艺       

  01

  阿昌族的服饰文化

  阿昌族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直观地反映出阿昌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还形象地记录着本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阿昌族多穿蓝、白、黑三种颜色的服装。男子服装大同小异。妇女服装因地而异,以陇川腊撒型、户撒型和梁河型为代表。

户撒型

梁河型

  (一)带有游猎特色的阿昌族古代服饰

  阿昌族古代服饰大多与狩猎和游牧活动及高寒山区的自然生态相适应,“衣皮服毡”、 “织皮冠之”,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的衣服,都以猎物的皮做材料。阿昌族的先民经历了漫长的狩猎活动时期,因此对阿昌族的服饰也具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代以后,阿昌族服饰有了新的特点。“以毛熊皮饰之” 、“以猪牙鸡毛羽为顶饰”,这些明显带有游猎特色的服饰,构成了古代阿昌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阿昌族已婚妇女的一种古装上衣)

  (二)文化内涵丰富的阿昌族近现代服饰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间的广泛交往,阿昌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保留着本民族特色。

  各地男子的服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未婚男子包一头或两头锁彩边的白布或黑布包头,已婚男子包藏青色布包头。青年男子的包头上往往插有鲜花或绒球饰。穿蓝、白、黑等素色斜纹布对襟布扣袢上衣,黑色或蓝色长裤,系黑色绑腿。未婚妇女留长发盘辫。穿白、蓝色对襟银扣上衣,黑、蓝色长裤。系绣花飘带黑布裙。

  已婚妇女梳发髻,包黑布包头,穿蓝、黑对襟银扣或布扣上衣。下着长筒裙,系黑布围裙。均爱戴银耳环和银手镯。阿昌族妇女的服饰可分为梁河、腾冲、腊撒和户撒等几种类型,不同地区的妇女服饰,除了保留本民族服饰的基本款式特点外,又具有浓郁的地区特色。

  高包头——已婚妇女的标志

  高包头是梁河地区已婚妇女特有的头饰,阿昌语称“屋摆”。这种头饰用自织自染的两头坠须的黑棉布长帕缠绕在梳好发髻的头上,造型高昂雄伟,足有半米多高,将其展开,长达5至6米。这种头饰是阿昌族已婚妇女的标志,关于它的禁忌非常多,要包饰它必须到婚礼以后才可以。包戴仪式神圣庄重,第一次包戴要在新房内由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帮忙。平时包取,长辈晚辈互相回避,外人不可随意触及。

  挂膀——古代出征将士的战袍

  “挂膀”是梁河阿昌族别具特色的衣饰。“挂膀”是一种坎肩式小罩衣,多用黑绸或黑棉布做成,前后边沿镶钉银泡,对襟,钉银牌扣。银牌扣一般长7厘米,宽4.5厘米,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外挂银链、三须、灰盒、针筒、小鱼、耳勺、叉子、戳头棍等银饰物。这些饰物工艺精细纤巧,唯妙唯肖,栩栩如生。两排对称的银泡和宽大的银饰扣相衬,银光闪亮,其布局排列近似于古代出征将士的战袍。

  裙饰——祖先战争农耕生活的纪念

  阿昌族的裙饰由围裙、花带子和筒裙构成。围裙,阿昌族称“毡裙”,由裙面、裙头和裙带三部分组成,长40厘米、宽33厘米左右。裙面为黑色,棉质。裙头选择鲜艳颜色布料做成,宽约10厘米,双层留口,可装钱币、烟盒及小镜子等物。裙带为黑底,顶端中央绣有各种花纹图案,边沿用各色彩线锁边,上面还坠有彩珠和彩色绒线球。裙带具有固定围裙的功能,又是妇女们的腰饰物。裙带在系紧围裙后,余下部分拖吊至膝间,飘逸洒脱。

  梁河地区阿昌族新婚妇女要系一条花带子,阿昌语称“独其萨莱”。一般长3米左右,宽近10厘米。用红、黄、蓝、白、黑等各种色线手工抠织而成,上面有狗牙、长刀、鱼骨、瓜籽、谷穗、蚯蚓、鸡爪等多种与阿昌族日常生活密切的动植物花纹图案,两端坠彩珠穗。花带子做工精细,艳丽夺目,是新婚妇女必不可少的陪嫁物之一。新婚之日,作为新娘的特殊标志系于腰间。婚礼后,便由新娘珍藏,待女主人去世后,要作为“灵带”(灵魂象征物),接回娘家。祭满七日后再归还,由后代妥善保存。

  筒裙是阿昌族已婚妇女的服饰。分为无花纹的“素筒裙”和有花纹的“抠花筒裙”两种。“抠花筒裙”主要流行于梁河地区,其制作从纺线印染到制经纬线,再织成布,均采用传统手工艺方法。上用各色蚕丝线抠织有“阿波花”“节子花”、“筒子花”、“香炉花”、“梨翁花”、“李子花”等与阿昌族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花纹图案。

  剪(缣)花衣——白头偕老、生死不离、永世团聚的象征

  剪花衣又为“缣花衣”,是清末明初阿昌族已婚妇女的一种上衣,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地区。这种衣服的特点是:毛质地,多为深色,长袖圆领对襟,钉圆铜扣,前襟和衣服四周均用各种颜色的方形或三角形布片镶缝成几何形图案。中间还夹杂着刺绣花纹图案。过去,姑娘出嫁与新郎拜堂和年老去世时都要穿着剪花衣服。前者表示夫妻白头偕老,生死不离;后者被认为到阴间可以和亲人相会团聚。久而久之,穿剪花衣成为阿昌族的特定风俗。

  (三)阿昌族服饰配饰的美好象征

  银配饰——财富和光明的象征

  阿昌族的银佩饰主要有银插针、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戒指、银纽扣、银腰链、银泡花等。其中男子往往只戴银手镯和插饰坠花穗银插针。各种银饰品都是由阿昌族民间银匠手工制作而成,款式多种多样,工艺复杂,精巧细致。银佩饰不仅是男女服装的佩饰物,而且还是财富和光明的象征。另外,民间还认为用银子做饰物佩戴,可以消灾避邪,使人吉祥平安。

  银耳圈银插针——定情之物

  银耳圈,又为“银耳环”,阿昌族妇女耳饰。流行于云南梁河地区。成年后的女子都喜欢戴饰。由阿昌族银匠手工制作,银耳圈大小不一,年轻女子的耳圈直径在3-4厘米左右,银条较细。显得小巧精美。中老年妇女的耳圈直径达5-6厘米,银条较粗显得淳厚粗犷。银耳圈往往还被青年男女当作定情物赠给对方。

  插针又称“戳头棍”,阿昌族妇女的饰物。用豪猪刺和铝、银等金属制作而成,一头尖细,一端扁粗有孔。有孔的一端坠饰有玻璃彩珠穗和用各色毛绒线做成的花饰。插针原用于梳理和固定头发,作发簪之用。现在主要插于包头上用于装饰。其中以银插针最为贵重,男女青年往往还用作定情信物赠给意中人。

  银手镯银纽扣等——母亲为女儿订做的嫁妆

  银手镯也称“银镯头”,阿昌族首饰,流行于云南梁河、陇川地区,阿昌族银匠手工制作而成。银手镯是阿昌族妇女盛装时的必戴首饰,类型繁多,各种类型的手镯都用纯白银制成,工艺精细,风格独特,不仅是阿昌族喜爱的首饰,也是爱恋着的青年男女用作定情的信物,同时还是母亲给女儿的赔嫁物之一。

  银纽扣用白银打制而成,呈扁圆和凸圆等形状。大小不一、风格各异,上面大多有几何纹、花草纹等压花图案。扣袢上还坠有长短不一,数量不等的银链子。银纽扣往往是母亲为女儿订做的嫁妆之一。

  花饰——美好欢乐纯洁的象征

  喜欢用花作饰物是阿昌族服饰的特点之一,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头上、胸前、腰部、小腿等处缀饰鲜花或毛绒线花。梁河阿昌族男子盛装时,包头上插有用珠串和各色毛线做成的花穗和鲜花,绑腿上也缀饰几朵毛线花。女子盛装时,在包头、裙带、绑腿等处都用鲜花或绢花和毛线花束缀饰。陇川户撒、腊撒地区的男子爱在左胸的衣服上别一朵红丝线纺织的菊花,菊花下吊坠各色丝线缨络。妇女不分老少都爱在头上插鲜花或绢花、毛线花等,有的女子每天都在头上插戴一朵用红绒线做的菊花。阿昌族插戴的鲜花一般为红、白、黄几种,认为红花象征着欢乐,白花象征着纯洁,黄色象征着爱情。

  02

  阿昌族的饮食文化

  阿昌族有其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及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传统的饮食习俗大多还与宗教和习俗密切相关。

  主食、副食和饮料

  阿昌族以大米为主食,小麦、玉米、薯类等为杂粮。副食品有肉类、瓜果和蔬菜等。喜欢吃腌腊肉、干牛肉以及腌菜、腌竹笋等酸性食品。

  肉类多以猪肉、鸡肉等蓄禽类肉蛋为主。逢年过节,以猪肉为原料烹调,能做出各种不同的花样饭菜。陇川地区的风味名菜“火烧猪”,做法和吃法独特,别具风味。在副食品种类中,瓜果、豆类、蔬菜的种类最多。蔬菜以菜园自留地种植为主,还兼采野生菜辅于饭食,如香菜、水芹菜、鱼腥草、香椿、蕨菜、竹笋等,野生菌类也是阿昌族喜欢的副食品。阿昌族半山半坝地区的可食菌类品种繁多,共有50多种。

  

  在副食加工的食品中,以粮食加工的品种繁多。陇川地区的“过手米线”、饵线、粉线、泼水粑粑等;梁河地区的过年大粑粑、豆腐渣、糍粑,火把节的花粑粑,清明节的黄花粑粑,端午节的粽子,盖新房时泼撒的花馒头、花粑粑等;其他地区,还有米凉粉、碗豆凉粉、玉米粑粑、荞麦粑粑、灰挑粑粑、麦类蒸制的泡糕、挂面等。其制作方法特别,工艺精细。制成的食品精美别致,花样众多,图画精巧,味道鲜美别致。

  阿昌族喜欢的酸味食品还有用青菜腌制出的酸腌菜、辣腌菜、干腌菜、干板菜、腌萝卜干、腌糟辣子、腌荞头、腌姜等酸菜食用。这些五花八门的酸菜制品,在蔬菜淡季时期是阿昌族的主要菜肴。同时,阿昌族还腌制其他腌菜,如豆豉、豆腐等。

  阿昌族还喜欢吃竹笋、竹蛆和蜂虫、蜂蛹等。竹笋的吃法有鲜竹笋、干竹笋、腌酸笋等。鲜竹笋肉嫩细香,可当蔬菜,也可与肉、豆类等炒着吃。竹蛆是一种生在嫩竹中的虫蛹,色白个大,肉肥细嫩。有时一节竹子中有数百条,取出后用油炸脆,色泽金黄,撒点盐而吃,是一种高蛋白鲜美食品。食用的蜂虫、蜂蛹主要有黄腰蜂、夜时蜂、草蜂等土蜂类的蛹和幼虫。或炸或炒,香脆可口,营养丰富。

  阿昌族喜欢喝自酿的米酒和白酒。米酒度数较低,约35度,清醇可口,这种酒采用“蒸馏法”酿制而成。白酒用糯米饭加甜酒曲发酵而成,味道香甜可口,生津解渴,是一种十分诱人的饮料。阿昌族还能用山药、包谷、麦类、荞类等粗粮酿酒。酒在阿昌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婚丧嫁娶、庆典祭祀都离不开酒。阿昌族参加婚礼叫“栽肃”,意为“吃酒”。阿昌族的酒席名目繁多,诸如“满月酒”、“三朝酒”、“满岁酒”、“回门酒”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外界往来的增多,阿昌族的饮食结构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除保留着传统的饮食方法、制做方式外,食物的花色品种越来越丰富,烹调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

  阿昌族的饮食习俗大多与宗教和习俗密切相关。如花粑粑是新嫁娘回娘家坐满月时舂回来的,也称“满月粑粑”。而黄花粑粑,多在清明节祭献祖坟亡魂时才舂,故亦叫“清明粑粑”。

  阿昌族饮食礼仪与禁忌中,梁河地区盛行农历八月十五吃饭先喂狗的习俗。平时主人喂狗多在家人完餐后,当日则有点特殊。传说,是为感激狗为人从天上要来谷种,因而择八月十五,必先喂狗,表示对它的尊敬。

  在日常生活中,阿昌族尊老好客,饮食中,长者坐餐桌上方位子,客人坐上座,晚辈坐下方位子。一般女主人不上坐,但有女客人时,女主人可陪客人一起进餐。

  劝饭习俗在阿昌族地区普遍盛行,最隆重的多在红白喜事中,远方客人即将离寨返程的最后一顿饭时,青年男女相互逐一劝饭,主人热情待客,客人谦虚避让,你一言我一句,动情之处则唱起“山歌”来,这就是著名的阿昌族“劝饭山歌”。劝饭的真正目的,主要是借此表达主人好客的心意,并借机交流男女间的感情。

  燃料、炊具和餐具

  阿昌族传统的燃料为木柴。炊具有带烟囱的台灶、铁锅、铜锅等。过去多用竹木制器皿做饮食用具,有竹根碗、竹勺、木盆、木桶、木甑等。现在则广泛使用铁、瓷器皿做饮食用具。

  阿昌族厨房多设在右厢房,无厢房则在正房右方房内,使用双腿灶,木甑子蒸饭,炊具主要有筲箕、“笊篱头”、篾编饭盒、篾编饭桌或饭桌、竹筷、锅铲、吹火筒、火通和现代餐具。

    

  个人简介

  们发延,阿昌族,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民委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博物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特聘专家、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全国少数民族服饰保护传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理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云南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副会长等。

  们老师在调查征集、收藏保护民族文物等方面贡献突出,多次带队赴边疆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工作,征集民族文物近万件,在陈列展览、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负责、参与组织展览370余个,在民族文化保护研究、民族文博等方面成果显著,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200多万字。

  出版《阿昌族文化志》《景颇族文化志》等多部著作,主持编撰《中国民族文博》《中国少数民族文物系列图典》等。参与撰写《中华文化通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荣誉奖,撰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阿昌族)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