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王艺忠持续拍摄布朗山已近30年了。当他将这些图片按时间编辑整理后,巨大的震撼袭来,令观者感慨万千……
历史跨越的现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布朗族专题《山寨巨变》展区
布朗族原是古代“濮人”的后裔,也是地球上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由于定居在大山深处,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他们便“靠山吃山”传承了从自然中获得采集、渔猎、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虽然贫穷、落后,但却纯朴、善良。他们在生活、劳动、创造过程中有一种勃发的力量,一种与大自然并存的坚韧的生命力。
鸟瞰28年前的茅屋山寨(摄于1990年10月,布朗山)
由于条件艰苦没有学上,孩子们大多在家带弟妹(摄于1991年2月,布朗山张家四队)
布朗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无数山寨仍在靠松明点灯,以刀耕火种的传统生活方式艰难度日。通往乡政府的50余公里土路,一到雨季班车便停运。那时只有少量的伐木工和拉木头的司机常出入这一带。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县后,这里还广泛流传着一则笑话:政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免费为村民提供化肥,但由于要走几公里路才能把化肥背回家,村民嫌麻烦,一到小路,便偷偷把化肥倒掉,却将装化肥的编织袋带回——在他们看来,编织带可以装东西,比肥料更有用。
王艺忠一次次爬山深入拍摄,并与他们同吃住,目睹着布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住在狭小、幽暗的茅屋里靠盐巴、辣椒、野菜度日;晚上在火塘边,一家三代拥挤在几条破毯子下入眠。由于大山阻隔,人们不知外面的世界,更不知什么是“商品意识”“现代社会”。那时,村民们盖房用的草片,先要步行数公里甚至到境外割茅草,并将其晒干、背回才能编织。一个全劳力从割草开始,需投入最少三天以上时间才能编织成30片草片,每片价值0.10元,辛劳一天的报酬才不足一元。
缝缝补补又三年(摄于1991年2月,布朗山红旗村)
背柴女童(摄于1994年5月,布朗山老南东村)
而随着改革开放历程的逐步展开,这一时代大潮终于有力席卷到了边地布朗山。布朗山逐渐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科技人员上山,大力推广运用科技发展生产等措施下,布朗山粮食产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到2000年末,全乡共有固定耕地已达52336亩,耕地面积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基本解决了粮食自给。随着党中央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布朗山的茶叶、咖啡、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的不断崛起,布朗山越来越凸显出来自绿色经济的后发优势。特别是2003年后普洱茶的兴起,不但带动了山区农民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热情,还引来了各路资本的关注。布朗山吸引了越来越多茶商的目光,茶叶不但深度改变了落后山区的面貌,还上演了一幕幕人间创富神话。重塑了布朗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王艺忠长期跟踪拍摄的布朗山寨,在近二十年间已两度重新修建,站在同一个角度,镜头中的山寨图像已面目全非,让他唏嘘不已……
深山里引来了自来水(摄于1991年6月,布朗山果吉良村)
六年前蜕变中的老曼峨村(摄于2012年3月,布朗山)
扶贫攻坚决定张家老寨全部拆除重建,两位僧人注视着即将消亡的老寨(摄于2015年1月,布朗山张家老寨)
新建的张家老寨全景(摄于2018年5月,布朗山张家老寨)这就是一个边疆山寨所折射出的时代变迁。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