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古城拉萨的生活比作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节日就是河上跃动的浪花;
如果把它比作雪山上的天空,那么节日就是每天日出的磅礴和日落的绚烂。
在藏族的集体记忆中,节日是重要的载体,也是信仰与民俗互动最为频繁的时日和场域。
四时之中,更迭见之。
一个个节日,饱含藏族人民恣意洒脱的活力、活在当下的信念,也诠释了四季更替的自然韵律。
来源:中新社 摄影:何蓬磊
在星光照耀过的水流中沐浴
每年的夏末秋初,藏族同胞迎来一年一度的“沐浴节”。“沐浴节”,藏语称为“嘎玛日吉”,为期7天。这项古老习俗已经延续了800多年。西藏流传民谣,“待到弃山星升起,清净温暖好沐浴。”也就是说,在“弃山星(金星)””照亮雪域高原的七天里,藏族民众在星光照耀过的水流中沐浴,可祛除身体病痛、心理杂念,全年健康。
虽是初秋,但拉萨的阳光依然炙烈,拉萨河河水微暖。按照藏历气象学的说法,此时水质最好——甘、凉、软、轻、清、不臭、不损喉、不伤腹。
“沐浴节”来历
相传在很久以前,西藏有位了不起的神医,他常常翻越野兽出没的高山,穿过风雪茫茫的荒野,给穷苦百姓治病,药到病除,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大家非常爱戴他,尊称他为“曼吉结波”,也就是药王。可惜的是,药王虽然高寿,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他去世不久,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西藏,到处都是悲惨的哭声,到处都是被瘟疫夺取生命的尸体。老百姓伸出双手,向药王呼唤,恳求他下凡解除人间苦难。药王在天堂知道这些情形,心里非常难过,一再恳求天帝,让他重返人间,解除瘟疫给众人带来的苦难。但是无论他怎样请求,都没有得到应允,药王毫无办法,便变成一颗明亮的星星,散发出缕缕光芒。光芒照到山上,草木成了药物;光芒照到水里,水儿成了药水。就在当天夜里,所有疾病缠身的人,做了同样一个梦,梦见拉萨东南方向的天空,亮起一颗从未见过的星星,在阳光照耀下,有位又黑又瘦像鬼一样的病女,慢慢走进拉萨河沐浴,等她出水的时候,变成了一位脸色红润、肌肤洁白的美丽姑娘。大家说这是药王洒下的仙水,于是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到附近的江河里洗澡沐浴。七天之后,星星隐没了,瘟疫也得到了制止,病人恢复了健康。自此相互转告效仿,年年如此,也就形成了西藏民间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这一传说在解释“沐浴节”来历时充盈着浓厚的文学幻想成分,但却道出了沐浴节文化的真谛。
来源:中新社 摄影:何蓬磊
沐浴的最佳时间
在传统习俗里,沐浴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金星升起之时。藏族民众相信,此时的河水最为灵验,沐浴后可祛除病痛,全年身体健康。
而现在,沐浴时间变得相对宽松,从早到晚到河边沐浴的民众络绎不绝。很多人认为,在金星出现的七天里,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到河边沐浴便可祛除病痛,而白天沐浴时,人们还可将洗净的毯子、衣物等晾晒于石堤上。
初秋的拉萨多了些许凉意,傍晚清澈的拉萨河水流潺潺,微风轻拂,人们或举家外出,或呼朋引伴,带着毯子、新衣、酥油茶、牦牛肉,漫步至附近的河边沐浴。
图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州当地民众进行射箭比赛来庆祝“沐浴节”到来。来源:中新社 摄影:孙睿
大家说“沐浴节”
60岁的藏族老人巴金用彩色的线绳系住铃铛状的铜制法器,在流水中清洗。她有节奏地上下提落线绳,使得法器既不沾到河底的沙石,也不完全脱离水面。在法器周边,巴金间歇向河里撒入小麦、青稞等谷物。
巴金告诉记者,她刚刚在河水沐浴完,倍觉神清气爽。她认为,在河水中沐浴不仅能够祛除疾病,还能“带走内心的杂念”。
14岁的藏族姑娘阿妮在水中清洗一米见方的纯羊毛卡垫。她认为这样可以把河水的灵气带回家里,一直守护家人身体健康。
37岁的藏族青年旦增跟记者开玩笑,“自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就是因为年年都来沐浴。”他觉得藏族民众初秋过“沐浴节”,能够提高抵抗力,与内地所讲的“春捂秋冻”本质相同。旦增介绍说,不能在流水中过“沐浴节”的藏族民众,会在月光照过的盆中净水洗头。
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斌在甜茶馆听说了“沐浴节”,满心好奇。与朋友一行七人特意赶到拉萨河边感受节日氛围,“河水很凉,但下水沐浴的人很多。”
来源:中新社 摄影:孙睿
图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众玩贴改(骨节)来庆祝“沐浴节”的到来。来源:中新社 摄影:孙睿
江河湖泊敞开了“胸怀”,容纳了聚集的人群,把他们从头到脚冲洗得干干净净。
人们尽情地欢乐,在水里闹够了,就躺在岸边晒太阳,喝啤酒、青稞酒、饮料,聊天,甚至还有卖凉粉凉面和土豆的小贩也被吸引过来。
沐浴节期间,拉萨河是欢乐的河流,人的身体和心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阳光、沙滩、清澈的河水,让人忘掉所有的束缚,与河水融为一体,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在蓝天下盛开,欢乐,是唯一的主题!
资料来源:中国西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