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种美妙的乐器,带着3000年的尘埃走来,可飘逸可雄浑,可高远可厚重。走近古琴艺术,奏一曲悠远的上通下达。
最早记述古琴的文献见于《尚书·益稷》:“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可见,被书写下来时,琴声不是徜徉在高山之巅,流水之畔,而是在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中。其时古琴与其他乐器配合,以神圣稳重的乐章,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与赞颂。
只是,古琴渐渐用于更广泛的表达。生长于妫水边的舜,早年经历重重磨难,常抚琴而歌排解苦闷。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的时候,还赐予一张琴。而据《尚书》记载,此后,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古琴的乐曲从舜的指尖渗出,浸润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理想。
《左传》载鲁昭公元年医和云:“君子近琴瑟,以仪节也、非慆心也。”在医和看来,琴声乃用于规范礼节成就君子之仪,不仅是满足内心的愉悦。古琴奏出的曲子宛若一位智者,在提醒鞭策君子的言行。
古琴何以如此?晏子曾经论述,古琴之音讲究“和而不同”,强调谐调于一体的“相济”。也许正是这“和而不同”的君子气质成就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经过3000多年的流淌,古琴之音幸而尚存。流传至今的古琴文献中,有140多种琴谱,收不同传曲传谱上千首,但现在可供人演奏的仅有百曲左右。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既是对古琴艺术本身的肯定,也为古琴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古琴的研究和精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当代生活,走上舞台,走向观众。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景略先生和李祥霆先生就移植弹奏了《新疆好》《非洲的黎明》等乐曲。古琴与其他乐器的二重奏、三重奏,打击乐器、合成器为古琴伴奏,大型民族乐队和交响乐队为古琴伴奏、协奏等,也是新的尝试,例如古琴与交响乐队的《幽兰》《平沙落雁》《江雪》,古琴与民族乐队的《潇湘水云》《离骚》《大江东去》,古琴与合成器的《阳关三叠》《神人畅》《江流》等。
随着古琴教育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古琴,甚至学习古琴。这种当代生活实践无疑是最好的保护。过去古琴是文人雅趣,曲高和寡;现在古琴逐渐成为人们修身养性、调节快节奏生活的一份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