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满族戏曲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3日 浏览量:

  满戏,由满族曲艺八角鼓演变而来。八角鼓为八边形,蒙蟒皮,其中七个边都有铜环,另一边下拴一束长穗,可弹、搓、摇,作为唱曲的伴奏乐器。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与小曲,形成牌子曲剧。多演唱历史和民间故事。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于1952年成立八角鼓剧团,上演关润霞编演的《对菱花》。195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观摩会上,正式命名为满戏。

  在满族戏曲中,还有扶余满族戏、宁古塔满族戏等。八旗创造的“子弟书”影响也很大,是一种曲艺演唱形式,盛行于北京和沈阳等地。满族创作出许多曲艺节目,对其他曲艺尤其是对京剧艺术和大鼓表演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传统满戏,可分为满族宫廷戏剧和满族民间戏剧两大类。

  清初,宫廷内的节庆表演主要为歌舞形式,后受汉族戏剧艺术影响和熏陶,满族宫廷戏剧艺术逐步发展起来。宫廷中凡遇节庆都要演戏,其花样不断翻新,出现了连台本戏、单出戏、小戏花唱、大本戏等多种戏剧形式。如喜庆时演的戏称“法官雅奏”,上元节前后演的戏称“升平宝筏”等。宫廷内还专设掌管演戏的机构,初称“升平署”,后称“南府”。皇宫以及皇帝行宫都建有戏台。满族宫廷戏剧还包括帝王神仙戏。

  清朝民间演戏之风最盛,戏园很多。剧种最初多为昆腔和弋阳腔,乾隆后期产生京剧,曲艺形式十分多样。出现了大批的满族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尤其在京剧中,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有唐英、汪笑侬等。汪笑侬是正黄旗人,编写有大量富有满族特色的京剧剧本,如《党人碑》《哭祖庙》《桃花扇》等。在唱功与道白方面,汪笑侬更有建树,形成“汪派”。此外,著名的满族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有金少山、奚啸伯、杨小楼、程砚秋等。程砚秋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并列被称为现代京剧“四大名旦”。其唱腔婉转起伏、幽默诙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满族民间戏剧,传承着满族先民的说唱艺术特质与早期萨满祭祀表达要素。

  满族在说唱文学曲艺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具有满族民族特色的曲艺形式主要有八角鼓、牌子曲和子弟书等。八角鼓在清初时是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后来传入北京等地,在八旗子弟中间盛行。其形式为击鼓演唱,并伴有一些其他曲艺、杂技形式,称为全堂八角鼓。

  子弟书作为曲艺是一种基本没有道白的演唱艺术形式。清代,满族八旗分居全国各地,满族民间艺术也随其扩散至相关区域。流传在驻守边疆八旗军中的“八旗子弟乐”,便是在满族民歌和萨满神歌的曲调上,填以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词,用八角鼓伴奏,来抒发心中思乡之情的音乐。这种长于抒情、叙事一唱到底的音乐形式传入京都后,受到人们喜爱,八旗文人便参照民间鼓曲的格式和北方音韵的“十三道大辙”,创作出近似鼓曲的“八旗子弟书”,后因初创地域和风格不同,又分成“高亢红火、慷慨激昂”的“东城调”和“缠绵悱恻、婉转低回”的“西城调”。最初,“八旗子弟书”用满语写作演唱,在逐渐混入汉语演唱时称为“满汉兼”;其后根据听众需要,又有了一部分满汉文对照的唱本,或用满语或用汉语演唱,谓之“满汉和壁”;最后因满族基本通用汉语,故“子弟书”也都用汉语写作和演唱之。在此期间,“子弟书”传到天津,形成“语言通俗流畅,接近方言口语,节奏较快”的“卫子弟”;后又传到盛京(沈阳)称为“清音子弟书”。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现流行于京津一带的“梅花大鼓”,以及与“木板大鼓”相结合的“京韵大鼓”。

  至近现代,北京等地流行并或多或少带有满族文化基因的曲艺形式还有单弦、评书、相声、莲花落等。在这一行(包括大鼓)中,陆续涌现出许多满族曲艺表演家,如越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堃、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他们的艺术表演所临境界,足可影响现当代相关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互动百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