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泼水节期间,景洪市嘎洒镇傣族民间艺人进行武术表演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作为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项目”之一的傣族武术培训班已经开班。来自景洪市嘎洒、勐罕、勐龙等乡镇的50多名傣族学员在这里开始了民族武术的学习。
据介绍,傣族武术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傣族人民从飞禽走兽的神态中吸取动作要领,演化出武术招式,这些武术招式既有舞蹈娱乐的性质,又有健身防卫之功能。根据形态和招式,傣族武术有“凤凰拳”的美称。作为傣族民间运动的瑰宝,武术曾是每一个傣族男人的必修课。但目前,傣族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弘扬面临很多困难。
为抢救和传播傣族武术,景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民宗局、文化馆邀请5位在民间享有盛誉的傣族武术家,采取现场讲授、放教学录像等方式进行授课。傣族武术培训班吸引了景洪市各乡镇村寨的傣族武术爱好者。
5名来自嘎洒镇曼咪村的克木人说:“以前每当我们克木人村寨举行节庆活动时,就会有武术表演,表演方法、招式和傣族武术大同小异。现在老人大多过世,村里已经没有人会表演了,这次来学习就是想在学成之后,能在节庆活动时向村民表演展示,并传给后人。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傣族武术感到很陌生,不想学,傣族武术有点后继乏人了。”
“傣族武术注重基本训练,要求手脚灵敏,判断准确,有兔子般的听力,鹰一般的眼力。傣族武术练习时路线多以十字形和圆形来回运动,范围较小,形式多样。”培训班一名老师介绍,“比如,练习时可一人或多人在中间跳孔雀舞,其他的人围绕圆圈练习拳术或器械,也可一人打着象脚鼓起舞,伴随着一人或多人练习拳术或器械。傣族武术并不神秘莫测,只有让它真正走近普通人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到目前为止,傣族武术和汉族武术、跆拳道等武术门类相比,缺少一个完整的套路理论。究其原因,是历史留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极少,涉及的内容有限,使后人对傣族武术的研究很困难,一些民间的傣族武术传人因没有机会彼此交流,使研究者不能系统地概括各家各路的武术招式和打法。
举办傣族武术培训班的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培训,让年轻一代了解、学习和传承傣族武术,不让这门强身健体、灵活多变的技艺成为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