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风俗 > 研究成果  > 详细页面

田发刚:迸发土家族汉子的文化激情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钱丽花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浏览量:

题图为田发刚到民间艺人中间采风,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田发刚组织编写的恩施州旅游文化丛书。

  人物档案:

  田发刚,土家族,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主席,从事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近20年,组织编纂了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发起寻访与命名恩施州的民间艺术大师活动;创办恩施州首个民间文化“活态传承”示范村;策划组织“恩施州杰出文化新人”、“恩施州文化守望之星”评选活动……他被视为当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领军人物,曾被提名为“2011中华文化人物”。

  梦想宣言:

  我将凭着文化良知和志愿精神,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道路上勇往直前。

  圆脸、短发、矮个,67岁的田发刚一眼看来,不过是个普通的土家族退休老人。然而,一和他聊起当地的土家族文化,他的目光就变得明亮起来,浑身上下迸发的文化激情不禁将记者也感染了。近20年积极投身于民族文化保护事业,支撑他的是一种“文化良知和志愿精神”。

  “弃政从文”,走在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前列

  恩施州建始县县长、恩施州科委主任、恩施日报社社长、恩施州民委副主任……翻开田发刚的个人简历,实在很难把他和恩施州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军人物这样的称谓联系起来。

  在从事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之前,田发刚曾是个颇有政绩的地方“父母官”。然而,他的内心却总涌动着另一股生命的热情,那便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1998年,他调入恩施州民宗委当副主任,便开始一心一意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2001年,一项寻访与命名民间艺术大师的活动在恩施州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样的活动,在恩施州还是首次开展。而活动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便是田发刚。“抢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人。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而人一旦作古,这座博物馆就坍塌了。”田发刚说,“我们的抢救工作如果稍有延缓,损失将是无法想象的。”

  这项活动很快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经过及时寻访,大量的民间艺术大师被集中到州府,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绝技,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音像资料。由于活动的成功,恩施州政府决定从2003年起,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民间艺术大师,为他们颁发证书,并每年发放津贴。

  “只有给予这些民间艺术大师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才有继续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动力。”田发刚说。在社会的激励下,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们开始公开招徒,传授绝技。

  寻访活动只是田发刚投身民族文化工作的一个小小开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行事作风使他站到更高的文化视角去思考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贡献。

  2001年至2008年,田发刚深入山村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地方戏曲、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并策划、主编了《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建始县民间文化丛书》等14套(99部)著作,使恩施州的民间艺术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文字整理;他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村,促成恩施州政府命名了20个保护村;2006年,他以民间艺术大师领衔,以保护村为基地,在全州乡村建立了25支由农民艺人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成为传承民间艺术的基本队伍;他还倾力倡导在全州寻找原生态民歌手,特别是将原生态民间歌手“撒叶儿嗬组合”推向全国,在央视青歌赛中获得金奖……

  创意策划,让每一项文化活动收到成效

  如果说,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促使田发刚在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上硕果累累,那么,常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则赋予了他很强的创意策划和活动组织能力。而他,也将这种能力化为开展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利器”。

  2007年,退休后的田发刚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过起安逸闲适的晚年生活,而是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组织创建了恩施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继续从事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作。

  为了配合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田发刚组织实施了恩施州旅游核心景区实证文化研究,邀请12位学者参与,以恩施州五条主要河流为经,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纬,历时两年,编纂出版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恩施州旅游文化丛书,这在恩施旅游文化纸质宣传方面尚属首例。

  在田发刚的带领下,恩施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经过两年的努力,摄制出品了《恩施州民间艺术·传统舞蹈系列》、《恩施州原生态演唱民歌》DVD光碟,成为活态保护恩施州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一个成功范例。“经费匮乏可能是所有民间文化保护组织都面临的问题。”田发刚说,“为了节约经费,我们自己下去寻访民间舞蹈艺人和歌手,用有限的资金做最能出效果的项目。”

  近年来,协会还每年组织举办民族文化论坛。2012年,协会开展恩施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模式研讨会,组织了39位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0份。“许多地方政府都忙于申报‘非遗’项目,却忽略了申报成功以后的保护传承问题,我们召开这样的探讨会,就是期望能改变这种倾向,让相关部门在思想上重视申报成功后的实际工作。”田发刚说。

  为了发现和培养民族文化方面的领军人物,2013年,协会还组织举办了“恩施州杰出文化新人”评选活动,评选出11名“杰出文化新人”,并邀请恩施州电视台为每人拍摄短片,树立榜样。

  “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需要提携培养年轻一代,但也不能忘记那些老人。”田发刚说,为了给那些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人荣誉和肯定,2014年,协会又组织了“恩施州文化守望之星”评选活动,最后评选出15位,由电视台为每人拍摄短片,并在《恩施日报》开设专栏介绍他们的事迹,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勤修内功,用文化良知感染社会

  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活动的同时,田发刚不忘勤修内功,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进行思考和探索。

  田发刚是一个功底深厚的土家族文化专家。早在华中师范学院学习期间,他就对土家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余,文化研究一直是他的主要兴趣。在建始县县长岗位上时,曾有人要把田发刚的一篇论文改编成电视片,被他婉拒。但当他离开县长岗位之后,却用了整整一年,著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和《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前者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论著奖,后者获得湖北省民族研究成果一等奖。而他所撰写的《恩施州民间文化“后集成时代”的实践与意义》一文,也获得了第四届湖北省文艺论文奖。

  预见性思考、创意性设计、创造性工作是田发刚的工作特质,而他对民族文化工作的热情、睿智、坚定,也使他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田发刚打过交道的人,都被他身上迸发的文化活力所感染。在编纂民间文化丛书时,有120位民族文化专家和学者参与项目,最后都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而经他研究提出的项目,都会获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基于田发刚对恩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突出贡献,2011年,他被提名为“2011中华文化人物”,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当地人称田发刚是一位杰出的民族文化事业活动家,是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的“旗手”,每当他振臂一呼,都会有许多人响应。田发刚对此淡淡一笑:“荣誉或许可贵,但我更珍视大家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让我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时,不会感到寂寞孤单,给我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