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喜爱射箭运动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察布查尔素有“箭乡”之称。古代的锡伯族是个狩猎部落,弓箭不仅是他们打猎捕鱼、赖以生存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他们抵卸敌人的武器。
清代把锡伯族编入八旗。当时,每旗要挑选百名左右善射能骑的青壮年为甲兵,平时从事生产,战时皆为兵勇。由于各旗主要首领须从甲兵中委任;被挑选为甲兵者,可得田一百亩。因而,锡伯族练骑乘习弓箭者颇多。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三千多锡伯官兵和家眷从东北移居新疆后,锡伯营一千名官兵作为清政府的边防部队,弓箭又成了锡伯族戎边作战的武器。在锡伯营中,除体弱病残者外,都要当骑兵,骑马、射箭成了军事训练的主要科目。他们对战马、弓箭,有着特殊的感情。谁家出生一个男孩,都要在门口上用红丝线悬挂一张小弓箭,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弓马娴熟的勇士。十三岁的少年编为预备队,接受军事训练。年满十八岁,进行披甲测验。每年或隔年的正月十五日,要把适龄青壮年召集拢来,进行百步距离的拉弓射靶,成绩合格者,戴盔披甲,步入戎行,正式选为甲兵。
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迁移节和正月间,各村之间相约举行射箭比赛。比赛队伍都派出对等人数,确定比赛的箭数和距离。箭是用牛骨制做的,射出时发出哨音的三眼响箭。靶是用毽毡和马皮制做的,靶上粘着用五种颜色布条缠成的活动套圈(颜色从中心向外依次为红、黄、蓝、白、黑),名叫“古斯”。射中哪一圈,哪;圈就掉下来。青壮年农闲时,常自发相约数十人,自愿结队射“古斯”;比赛以累计中靶齿数定胜负。赛输的牛录带上油、肉、大米,吹着动听的“飞察克(苇笛)前往获胜的牛录祝贺。获胜的牛录则要设宴庆祝,向优胜者颁发奖品。
锡伯族儿童,经常进行射箭杆儿游戏,这种游戏保留了锡伯族射箭的痕迹。方法是:每人拿出相同数目的“箭杆儿,(高梁秸前端部分),堆放在一个圆圈当中,再划一条与箭杆堆山定距离的起射线。比赛时,每人手中持有一根粗重的高梁秸,叫做“穿”将“穿”投向圈内的箭杆堆,以箭杆被穿出圈外多者为胜,被穿出的箭杆则归其所有。参赛者按“穿”投出的远近依次’轮流进行。
随着时代的前进,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而逐渐失去其意义时,射箭就增添了民族体育活动的色彩。
多少年来,逢年过节,抑或日常闲暇之时,锡伯族人民也经常举行各种射箭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