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或加油、豆豉、盐成杂熬菜。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卤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德昂族民间制陶和使用竹编制品历史悠久,所有炊餐用具,大都是自制的陶器和竹器。
德昂族在饮食吃饭中也有着诸多禁忌,德昂族吃新饭时,首先喂牛和狗,以示对一年间犁耙的牛和日夜守护主人的狗的道谢。德昂人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能看着人家炒菜或到灶边转,吃饭时不能随意拨弄盘中的食物。这样的行为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和不礼貌。家中在接等客人的时候,上桌后必须要站着给客人斟酒、敬酒或挟菜,不能先自己吃。筷子必须置于碗的右边,若置于左边,就说明对客人不欢迎。盛饭时,勺子不能往外翻,否则就视为主客财水外流。客人吃饱饭后,在没有放下手中的碗筷之前,主妇不能收拾碗筷,否则就被视为不让客人吃饱饭。
茶在德昂族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饮品,而且是“万物的阿祖”。至今,一些德昂村寨的旧址上仍生长着数百年种植的老茶树,其他兄弟民族称他们为“古老的茶农”。德昂族制茶方法与饮茶方式有很多,最具特色的便是德昂族的酸茶。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在人类社会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德昂族的先民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内埋7天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阳光下揉搓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晒干便可泡饮。泡饮时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有清洁口腔、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菜则要适当在第二道工序时多放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舂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是在陶器创制后,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
酸茶的鲜叶绿色微黄,叶片长约 12-35cm,成熟的叶片面积能达到40平方厘米,主要来自于大叶种茶,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而其中滇西的临沧、保山、德宏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产茶区。烤制后的酸茶市面上比较少见,主要为散茶,其汤色金黄透亮,酸苦回甜,风味独特。德昂族人经历了漫长的饮茶岁月后,仍然视茶为饮用佳品,并将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发展出一套复杂的茶俗。
德昂族的制茶工艺可谓十分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制茶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选茶、采茶时间的选择、以及工具的准备,制茶工艺更是繁琐,要经历采茶、摊晾、冲洗、蒸茶、揉茶或挤压、装竹筒发酵与陶器发酵、干燥与压制(土坑法和陶器法)几个工序。在德昂族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酸茶医用价值的小故事。说的是在几百年前德昂族中曾经流传起一场巨大的瘟疫,很多人都得病死去了,但有人发现在一个叫佩山的地方的人都没有得瘟疫,询问后才知道,佩山的人每天都会吃茶叶。德昂族人吃了茶叶后,瘟疫就消失了,德昂族人把这件事情报告了女王,女王下令德昂族的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种茶叶,德昂族人都要饮茶食茶,敬奉茶神。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但说明了对于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德昂族人,酸茶确实起到了去热解毒的功效。
德昂人极爱饮茶,饮茶活动已经成为德昂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德昂人爱喝浓茶,也有这么一说,德昂族人喝惯了浓茶,如果一餐不喝浓茶,就浑身无力,连走路都没什么精气神,只要喝了浓茶,马上就变得很有精神。
德昂族种茶的历史悠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外出必须砍一段楠竹,削个斜口,放入茶叶注入泉水,用火烧开饮用,别有一番香味。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时称之为谷茶或沽茶。制酸茶时在茶叶中加少许槟榔,放入大竹筒中压实,密封筒口,存放一至两个月发酵后取出,入嘴细嚼,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茶不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走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面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人产生矛盾时,有过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对方的谅解。茶就此成为德昂族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饮品,无论是何种场合,何时,浓茶都是德昂人必备之饮品。
参考资料:
1.杨旭:《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6月。
2.参考自中国民族网,查询时间: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