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初露端倪,到汉代基本都已定型。节日所承载的风俗仪规,不仅和原始崇拜、祭祀祈祓有关,也和中国古代汉民族的天文历法成就,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重大发现密切相关。神话传奇故事又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一位诗人被赋予永久性的全民纪念意义,加之儒释道丰富内涵,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致影响到整个东亚。
汉民族传统节日,均按农历记之。按顺序大致有: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清明节,四月初八佛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中国式“情人节”),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一月还有冬至节等。其中,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为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和清明节亦为全国法定假日。
春节
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假期)。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十五最为隆重热烈。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均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过春节,一般从腊月办年货、掸尘、送灶君、挂年画、贴春联开始,经除夕吃团圆饭(俗称“年夜饭”),守岁到正月初一过春节形成高潮。春节期间主要活动是“拜年”。长辈一般要给后辈若干“压岁钱”,男女老少均穿新衣,盛装打扮。节日期间开展多种文娱体育活动。节日民间禁忌习俗也不少,如不能扫地,不讲不吉利的话等,多为求福纳祥。
关于春节起源有诸多传说。一说,在4000多年前,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众,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但中国历代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此后中国官方一直沿用夏历(即农历)纪年,直至清朝未年。
据史载,汉代已形成正式新春礼仪,始有爆竹(烧竹子),团拜礼仪;魏晋始有鞭炮和守岁习俗;五代后蜀始有春联;宋代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鞭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将元旦定义为西历1月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新中国延之。
现今,春节已成为国人一年一度探亲访友、回家团圆或出国旅游的最重要时段,以致“春运”(节前节后40天)大军之壮观程度,举世无双,规模达30多亿人次。除夕吃团圆饭看央视“春晚”,几成定制。城镇居民,初一逛庙会者居多。散居地拜年活动也时兴“团拜”形式,家族成员轮年轮换包饭店设宴,既方便又热闹,如同婚庆。
元宵节,则成为全国各地乡镇、社区或城市公园举办各类文艺娱乐活动、展示民俗文化风采的最佳时机,许多城市还举行观光灯会,长河音乐喷泉和高空礼花助兴,呈一派盛世景象。
清明节
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特定节日。约始于2500多年前的周朝。清明原为重要节气,清明时节适宜春耕。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清明节,缘起古代帝王“墓祭”之礼,随后民间亦相仿效,祭祖扫墓,历代沿袭。约从盛唐起,人们在清明祭祖扫墓同时,伴以踏青活动。
历史上,清明节传统习俗除讲究禁火、祭祖扫墓、踏青外,曾有插柳、荡秋千等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前隔一二天的寒食节要防止冷餐伤胃,所以要热身。过清明,民间还忌使针与洗衣,孤人忌行夜路等。
受中原文化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都有类似过清明节的习俗。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确立4月5日为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相应地,新中国增加了祭扫烈士陵园、植树造林等集体活动内容。近来,在法定一天假日外调整前后休息日再增加一两天,以便兼顾路途遥远者。祭祖祭扫活动也愈趋文明,为防火和防雾霾,用鲜花替代挂烧纸钱,以网上点燃虚拟蜡烛方式寄托缅怀之情。
清明节,现已成为祭悼故亲、缅怀先烈与踏青沐春、植树造林、感恩自然的全国性假日。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便成为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现依然保留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等习俗与体育赛事。
在端午节起源之众多传说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当时显贵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遂有忧国忧民之《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章问世,独领风骚,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家国被侵,悲愤不已,于五月初五,留下绝笔《怀沙》,抱石自沉于汨罗江。相传,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投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真体。人们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继而演变成棕子。
另外,闻一多《端午考》则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又一说,“重午”是犯忌之日,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过端午节,是许多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包括: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近代,端午节主要习俗是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要在门上挂菖蒲、艾叶,屋角喷洒雄黄酒;小孩要挂香袋并在额头上用雄黄酒画一个“王”字;大人喝雄黄酒。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适逢秋中,故曰中秋。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称“月夕”“八月节”。此夜,一轮皓月缓缓升空,远在他乡的游子,奔波异地的至亲,仰望朗朗圆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期盼家人团聚;而今越来越多的牛郎织女们,更有一种美丽的惆怅充满心间⋯⋯由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史载,华夏族很早就有“秋暮夕月”之俗。夕月,即祭拜月神。时至周代,每逢中秋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尤其月饼和西瓜不可缺少。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将月亮神像面向月亮摆好,燃烛敬香,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还得一致。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却寂寞日久。某年中秋,天子在月光下见到更显美丽出众的她,遂其立为皇后。是故,中秋又有少女拜月之俗,祈愿面若皓月,神态似嫦娥。
隋唐盛行中秋赏月活动;宋元时代,焚香拜月,祈求月神护佑,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明清,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风俗逐渐形成。
而今,民间敬月、阖家团圆及花灯游园、聚会赏月活动依然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时光,遥祝远方亲朋好友“千里共婵娟”。
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也成为全球华人及海峡两岸象征团圆的盛大节日。
参考资料: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