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博物馆建筑,非常需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系统地超前地牢牢把握建设工程的选址、设计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与进程。一座建筑,从被命名为民族博物馆之日起,历经申报立项、图纸设计、土木施工、布展陈列,直至落成开馆,数十年间乃至百余年间,它长期扮演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历史丰碑、民族团结象征的角色。
【主题词】民族 博物馆 建筑
博物馆建筑,并非普普通通的建筑,而是集综合性、标志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殊建筑。博物馆建筑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各界人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参与其过程:作为为官一方的“政绩”,党政领导作为决策者举足轻重;作为心血凝成的“作品”,设计者的聪明智慧处处显示;作为博物馆人的“家园”,使用者的精心打造方能使它更为声名显赫。要营造出一座令博物馆界、建筑界以及社会各界满意认可的博物馆建筑,则是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完成的。
纵观古今中外,形成为博物馆建筑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多样,一种是在故地旧址的基础上复原而成,一种是根据博物馆的功能利用旧建筑改建而成,一种是根据博物馆的功能设计新建而成,近些年兴起的生态博物馆则是在原地现状保护。所谓故地旧址复原,实质上是遗址类博物馆的一种,如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博物院(也译为冬宫博物院)、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种复原式遗址类博物馆。所谓改建类博物馆,实质上是旧瓶装新酒,如著名的巴黎奥赛博物馆,原是一个废弃的火车站,经改建而成为全球闻名遐迩的美术类博物馆;中国黑龙江省博物馆,原是一座旧商场,经改建而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一座著名的省级博物馆。所谓生态类博物馆,实质上是遗址类博物馆的一种,原地现状保护的正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所谓新建类博物馆,是根据博物馆的功能要求,从设计到落成开放,都是按照博物馆的功能完成的。根据博物馆的收藏、陈列类别又可分为历史考古类、科技自然类、民族民俗类、美术艺术类等。
民族民俗类博物馆,一般包括以单一民族或以多民族的历史、现状、文化艺术为研究范围的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种博物馆。本文仅仅为了叙述的方便,统称之为民族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的建筑也有多种形式,一种是新建式,即根据民族博物馆的规模、功能而设计建造的建筑,如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种是复原式,即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原建筑的规模和形状进行复原式建筑,或将具有典型性的民族建筑拆迁而来复原式重建,也有新建式与复原式相结合而成的,如北京中华民族院、日本爱知县“小小世界”人类博物馆;一种是原状保护的生态类博物馆,如贵州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工程的确定,往往是一代甚至几代博物馆人不懈奋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因此,博物馆建筑,非常需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系统地超前地牢牢把握建设工程的选址、设计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与进程。一座建筑,从被命名为民族博物馆之日起,历经申报立项、图纸设计、土木施工、布展陈列,直至落成开馆,数十年间乃至百余年间,它长期扮演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历史丰碑、民族团结象征的角色。
关于选址。民族博物馆的馆址,原则上应位于靠近市区、居民较为集中的社区的宽阔地带,交通便利,环境幽静,并且能够预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些综合因素应该成为选择馆址的首要条件。从理论上看,将馆址选择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空间相对狭窄,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利于民族博物馆的今后的扩建和长远的发展。当然,将馆址选择在远离市区的远郊区,也不便于观众前往参观。以首都北京为例,新建的中国民族博物馆位于二环和三环之间,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是利大于弊的。
在首都北京建立一座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民族博物馆从筹建初期至今,包括馆址的选择在内,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时刻牵动着全国各界专家和各族群众的心。据中国文物报报道,国家民委与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政府已举行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用地签字仪式。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址选定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公园北门附近的黄金宝地,占地2.1公顷。建设方案已着手制订,初步意向该馆的建筑面积在6万平方米①。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民族文物搜集收藏、陈列研究的民博工作者,看到这个喜讯,真是喜上眉梢,奔走相告,盼望已久的中国民族博物馆终于有盼头了。在兴奋之余,又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思虑久久盘踞在心头:一是2.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相对狭窄,与筹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文化宫的占地面积不相上下。众所周知,民族文化宫立项上马的时候,正是国民经济相对紧张的时候,国务院关于修建民族文化宫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工程总概算连同拆迁费用在内应当控制在700万元以内,不要突破。”而今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即将开工建设的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占地面积仅与已年届知天命之年的民族文化宫的占地面积基本等同;二是与一些新建的省(自治区)级民族博物馆的占地面积相比都小许多。三是馆址选择在二环以内的黄金地段,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正因为馆址选择在寸土寸金的天坛附近,不可能将占地面积再扩大,因此,对于日后的续建、扩建工程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关于设计。 民族博物馆的设计,可分为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两个部分。从设计理念上,首先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应该也不能够盲目追求什么“新、奇、特”,必须坚决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的铺张浪费。其次应遵循集思广益的原则,不应该也不能够仅仅是建筑设计专家的苦思冥想,必须坚决克服不倾听各方意见的闭门造车。民族博物馆的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专家的别出心裁,而更应该是包括使用它的民族博物馆各方面专家集体的呕心沥血。只有不断疏通渠道,加强建筑界与主管单位的沟通,加强建筑界与博物馆界的沟通,邀请多方面的专家参与论证,集思广益而形成的集体劳动成果,才能经得起现实的历史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流的博物馆建筑,才能造就一流的建筑设计专家。近些年来,在博物馆建筑过程中存在一种所谓“交钥匙工程”的现象,从图纸设计到土木施工,只有建筑设计专家的单方面的闭门造车,而博物馆建筑的真正使用者——无论收藏者、陈列者,还是研究者,处处无可奈何,只能望楼兴叹随遇而安了。面对如此“苦果”,博物馆人只能自己独吞了②。请问,这种历史的悲剧还能再继续下去吗?
作为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师,当今首推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坐头把交椅。贝聿铭之所以著名,并非仅仅有渊博的知识,而在于他有广阔的胸怀。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巴黎卢浮宫改扩建方案,尽管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非议,但获得了由15位声名卓著的博物馆馆长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中的13位的首肯,贝聿铭不惧非议,其自信源于专家委员会的支持。本世纪初新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对于年届85岁高龄已退休12年之久的贝聿铭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他将征求文博专家的意见纳入了程序之中。而且向市民公示了新博物馆设计方案和模型,公开征求市民的意见。这种广阔的胸怀,正是一流的建筑设计专家才具备的,也恰恰是成就了一流专家的必备理念。
据说,在国际建筑设计界流传一种说法,设计一座博物馆是每一位建筑师的梦想。因为博物馆建筑具有经典性、纪念性和永久性特征,往往成为建筑大师的代表作。而在我国建筑设计界,对住宅、商厦、饭店、写字楼、机场、车站等建筑的关注多于对博物馆的研究。许多建筑师往往高产建筑“作品”,但终其一生也很难承担一座博物馆的设计。而有幸承担了博物馆设计的设计师,又有几人成为了一流的建筑设计专家呢?又有几人的作品能成为代表作呢?形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恐怕不是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在于设计的理念和胸怀的准备不足上。
在中国博物馆界,关于建筑的设计与使用的的关系,有一种通俗的比喻即“脚丫与鞋子”,建筑设计与博物馆各为一方,究竟是谁服从于谁呢?所谓的“交钥匙工程”,即是“脚丫服从于鞋子”的关系,建筑已施工完毕,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使用者只剩有无条件服从的权利。而苏州博物馆新馆从选址到设计,无论理念还是程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从选址上看,是苏州市政府的行政行为,但多次广泛地听取文博专家的意见,文物部门发挥了当家作主的作用;而从设计上看,尽管是世界一流的建筑设计大师的“封刀之作”,但文博专家的积极广泛地参与,反复论证,对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功能和定位的和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民族博物馆从图纸设计开始,民族博物馆的收藏专家、陈列专家、研究人员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对陈列大厅、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朝向、高度、间隔、使用面积,以及楼层、路径、运输、楼梯、电梯等各个方面作出书面意见,请建筑设计专家参考和采纳③。
博物馆设计必须遵循建筑设计的科学规律。违背科学,违背规律,随意确定某年某月某日完工开馆,因而不得不“边设计边施工”的历史悲剧,是劳民伤财的,教训也是沉痛深刻的,后患也是无穷的。按照一般的建筑设计要求,普通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而博物馆的使用年限应该在100年以上。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北京一座非常有名的专业博物馆,投入使用不到15年就成为危楼。在人们的记忆中,该工程曾获得“国优特别鲁班奖”。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地基出现不均匀下沉,85%以上的地板与墙体已经出现贯通性开裂,承重钢梁断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停止承办展览和接待观众,全馆人员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向这座危楼告别。专家认为,从裂缝分布看,绝大多数与外墙垂直的内隔墙上均有自上向下、沿45度角走向的斜裂缝,最大宽度达到0.8毫米。这说明地基有明显的不均匀沉降,无法撑起“上层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据记者调查发现,该工程在建设初期就存在隐患。“由于开工较晚,设计也仓促”, 为了赶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完成工期开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修改,因而设计变更洽商较多。”“边设计边施工”的操作方式以及建筑市场的不规范,都为这座博物馆的安全隐患埋下了“定时炸弹”。根据建筑学的一般常识,造成建筑体地基不均匀下沉主要是因为地下黏土层不能承载桩基的重量,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建设质量问题,二是设计问题④。一座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几代人向往的公共场所,百年大计,不得儿戏,马虎不得。
关于功能。 博物馆建筑最重要的是功能。博物馆建筑的功能,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功能的。博物馆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陈列展览,同时,还应该包括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的休息场所、购物商店、书店、餐饮店、儿童活动场所以及供研究、查阅资料的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目前,在我国博物馆建筑设计上存在着只求外观特色,不顾客观实际功能的现象。在功能的设计上,建筑师的意愿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少或基本上不考虑博物馆的实际使用功能。
关于外观特色。民族博物馆建筑既要考虑民族特色,也要考虑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五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是首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至今仍使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设计新颖,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究其缘故,就是凝固浓缩了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其中既有平顶式,也有传统的大屋顶;其中既有单幢高层建筑,也有群落式建筑、庭院式建筑。各种建筑形式,已成为现代城市建筑普遍采取的形式。就是当年被众口赞颂的白墙绿瓦,也广为使用不再新鲜。尽管如此,独具特色的风格,依然熠熠生辉。
据报道,创刊于1917年的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曾于2002年评出了世界十大“最丑”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耗资巨大且外观丑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不同风格的博物馆建筑拔地而起。毋庸讳言,良莠不齐,在欣赏“美”的博物馆建筑的同时,“丑”的博物馆建筑也能映入人们的眼帘。在国庆30周年时首都北京曾评选过最佳建筑。那么,“功能最差”、“外观最丑”的建筑也不妨评一评⑤。
我国博物馆的建筑有群落式、庭院式、组合式等种类。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就是群落式。民族地区的著名建筑也多为群落式,如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的宗教建筑多为群落式。群落式建筑的特色是便于扩建,根据功能的不同而设计方位和朝向、高度和规模。民族博物馆采取群落式建筑,不仅从外观上雄伟壮丽,而且便于完善博物馆的搜集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教育服务、交流等不同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便于博物馆不同功能、不同部门的管理。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建筑,按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建,依山就势随自然地貌分布为3个内院和5个分类展厅,群落式与庭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关于内部结构。当代建筑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即“造型服从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 内部结构,既要考虑大型陈列展览,也要考虑中小型陈列展览。展厅的开间与分割,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有固定性。陈列展览楼、文物库房楼、研究办公楼、行政管理楼以及图书馆、讲演室、会议室、儿童活动室、综合服务楼、购物商场等不同功能的设施之间,最为理想的是既有联系又有分割,既是一个整体又各自独立,既不能相互混淆又不能相互分离。博物馆的独特功能将这些不同的设施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靠建筑的巧妙设计将这些不同的设施分隔开来。
关于规模。一座民族博物馆的规模,究竟以多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为标准呢?迄今为止,尚未有如此标准的出台。以我国省级民族博物馆为例,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占地面积一般在1.7万至3万平方米之间,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左右,占地面积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和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分别为5.4万平方米和13万平方米(200亩)。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西藏博物馆外景
整个馆区由主馆区、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三大部分组成。整个工程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主馆及文物仓库、配电房等,二期工程包括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
迈入新世纪的近十年来,新建的省市级博物馆,约有近20座,除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外,省级博物馆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都在成倍地甚至成10倍地增长。如海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60亩),陕西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山西省博物院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168亩),尤其是同类型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令人关注。广西民族博物馆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13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8千平方米,整个馆区设公共服务区、露天展示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业务与行政管理区、后勤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内部设有高科技电影厅、多功能会议厅、文物标本观摩室、专题图书馆等。作为国家级中国民族博物馆仅有2.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的确显得很小了,太少了,需要三思而后行。盼望还有扩张的可能性。
广西民族博物馆外景
盲目攀比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在本文作者看来,一个博物馆规模的确定,应该以承担的任务、研究的范围、发展的方向等诸多因素作为前提。作为一座单一民族的县级民族博物馆,与一座多民族的省级民族博物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作为一座以全国56个民族为研究范围的国家级中国民族博物馆,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都是不能小于一座以数个或10余个民族为研究范围的省(自治区)级民族博物馆的,否则,将是与一座以全国各民族为研究范围的国家级中国民族博物馆的职责、地位不相称的。规模是与定位相辅相成的。据报道,作为一个拥有国土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民人口十三亿的国度,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筑面积将达到15万平方米,是原有面积6.5万平方米的两倍还要多。再看国际上一些民族博物馆的占地面积,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经两期6次施工建设建筑面积达4万4千多平方米;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中庭及其露天空间3.5万平方米;日本爱知县“小小世界”人类博物馆是一个既有室内陈列又有楼天展览的别具一格的民族博物馆,占地面积达123万平方米。由此可见,占地面积是规模大小的显著标志之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工期。民族博物馆的建筑是一期完成好,还是分期完成好?在目前博物馆界尚无定论。作为一座中小型县、市级民族博物馆而言,一期完成较好,省去许多不断施工、到处灰天处地的麻烦。而作为一座省级、国家级民族博物馆而言,分期完成则利大于弊,对于弥补不足,改正缺点益处多多。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从开馆以来,一期工程的第4展示场、讲演厅等设施分2次相继完工,之后,至1993年二期工程的第8展示场、特别展示场、书库、共同研究楼等设施又分3次相继竣工。由此可见,一座大中型的民族博物馆,是要经过若干个工期不断地努力才能逐步走向完善的。
参考资料:
①李睿劼《丹珠昂奔出席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用地签字仪式》2009年8月12日《中国文物报》(第一版)。
② 李耀申《营造令人满意的博物馆建筑》 2003年6月1日《中国文物报》
③ 孙秀丽 朱威 《苏州博物馆选址之争》详见《文物天地》2004年第2期。
④ 刘广 汪涌《中国体育博物馆竟是豆腐渣工程》参见2005年7月13日《深圳商报》。
⑤ 王晓京 《福布斯》评出十大“最丑”建筑》参见2002年5月23日《北京青年报》。
⑥ 王莉《努力地工作着 快乐地犯错误——中国博物馆建筑批判》详见《文物天地》2002年第1期。
⑦ 黎先耀 张秋英《世界博物馆大观》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⑧ 胡骏《博物馆纵横》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3月版。
写于2005年7月
改于2009年11月
选自:《中国民族文博论文集(第三辑)》